放大圖片
■港大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將校內電子學習項目推展至70所港澳及內地中小學。記者劉國權 攝
學生數據對剖析教育制度是重要原始資源,但因貢獻數據者多已完成學業,他們難以受惠;但如將大數據理念結合新興電子學習(E-learning),便可為學生提供實時分析回饋。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積極將其電子學習項目擴展至70所港澳及內地中小學,又與北京的國家開放大學合推試點計劃,跟進逾6,000名法律課程學生數據,甚至微觀追蹤學生於個別題目表現,讓科技與數據成為提升教育成效的關鍵。
每次公開試、入學篩選等均會產生大量教育數據,但港大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總監霍偉棟指,那都屬於「終結性評核」,用以量度學生完成整個階段後的成果,並有助檢視課程或教育體制,惟涉事學生因已離校,數據不會對其學習有直接幫助。
全國法律課成績比拚 京生跑出
霍偉棟表示,結合電子學習的「進展性評估」數據可針對性為學生作實時回饋,最典型做法是大批學生透過電子平台答題,老師能藉當中共同錯誤了解其弱項,並在教學中即時調節強化。他又指,在教育普及下相關數據顯得尤其重要,「當學生人數少,老師可憑觀察與經驗判斷不同人的學習進度,但當學生增加、學習差異擴大,判斷便變得困難;電子學習的其中一個目標便是透過數據而非『感覺』,讓教與學分析來得更快、更有依據。」
他指,實驗室幾年前為大學四年制下約千名工程本科生開發電子學習平台,隨後項目獲各地教育界重視並逐步推展,現時香港、澳門、杭州及蘇州有約70所中小學參與,涉及的教育數據也大增;而實驗室今年更與註冊學員達300萬的國家開放大學合作推試點計劃,結合電子學習剖析逾6,000名全國各地法律課程學生背景資料及成績表現,初步顯示北京學生答題成績較優秀,團隊希望透過電子學習數據與開放大學合作,促進教育成效。■香港文匯報 記者 任智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