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韋君
港股上周雖只是錄得輕微進賬,不過期間上落幅度卻明顯擴大,而周內每日成交均逾千億,在在顯示資金流入本地市場已明顯加快。中資金融股上周成為市場焦點,其中又以內地券商及內險股的漲勢最見凌厲,不過市況轉好,個別國策受惠股已見「靜靜起革命」。
就以中聯重科(1157)為例,該股上周五以4.48元報收,全周計跌0.14元或3%,表現無疑跑輸大市,而現價亦稍低於10天及20天線,但其自上周四、五起,10天線已升穿20天線,股價只要短期不出現續跌走勢,該股向好勢頭將可望確認。中聯重科可算是人行減息及國家推出「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受惠股,無奈其非近期資金焦點股,致仍被冷遇。
「一帶一路」戰略添動力
中聯重科主要在內地製銷各種工程機械,包括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路面及樁工機械等產品及配件,並按客戶需要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諮詢服務。集團於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盈利10 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73.6%,營業額197.7 億元,減少31.6%。業績欠佳,主要由於房地產投資速度持續放緩,令工程機械產品需求下跌。
隨着人行兩年來首度減息,內地貨幣政策將迎來寬鬆周期,加上多個城市先後取消限購令,均有助提振物業銷售表現,從而增加對重型機械的需求。此外,為應對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發改委近月來密集式批出鐵路及機場等基建項目,都為行業帶來商機。另一方面,內地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一帶一路」戰略正全力推進,這是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備忘錄簽署後,再添動力。
一如中聯重科管理層所言,國家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對裝備製造業是重大利好,可以幫助裝備製造業在內的諸多行業消化過剩產能。據悉,中聯重科未來3年到5年,集團的海外銷售比例將提高到30%-40%。就估值而言,該股每股資產淨值為5.396元(約6.83港元),現價市賬率(PB)約0.66倍,而H股較A股折讓逾36%,都是其具吸引之處。中聯重科未來業績可炒復甦概念,逢低作中長線收集,上望目標先看250天線的5.25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