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華學院新校長呂汝漢專訪。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近年自資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但面對未來學生人口急降的「冰河期」,如何適者生存成為當中關鍵。東華學院新任校長呂汝漢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坦言,這是一大挑戰,商科出身的他會做好資源管理。除了鞏固該校的醫護課程外,亦會發展教育、社會科學和商科課程,擴展學術範疇,以符合社會所需。對於將東華升格為大學,呂指這是漫長的路,期望任內可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成立於2010年的東華學院,在眾多自資院校中算「資歷尚淺」,但呂汝漢認為該校很有發展前景,也面對不少挑戰,故決定加盟該校,「使命感也算大吧,像東華學院這樣的院校,若單純做醫護課程,很有難度,因為要和政府資助的課程競爭,且資源需求很大,容易造成財政壓力。」
因此,呂汝漢希望可以藉着自己的商學背景,做好整所院校的資源管理,「希望可令學費定於合理水平,也希望發展其他課程。作為院校開設課程要從整體計算,即使我不是醫護方面的專家,我相信自己的管理、行政經驗能夠幫助我領導學院。」
多元發展為升格大學鋪路
至於課程的具體配置,呂汝漢以「多範疇發展」去概括,「除了鞏固醫護課程這強項外,我們也希望發展教育,還有社會科學方面,例如現在我們有心理學,未來也希望可開設輔導課程。此外,東華其實也有商科課程,我們也希望可以加以發展,這些都是社會需要的科目。」呂汝漢坦言,拓闊學科是為了學院未來申請升格大學作準備,「但升格大學是一條很漫長的路,我只期望能於任內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談到未來生源人口急跌的問題,呂汝漢認為這是一大挑戰,「但我相信東華有其優勢,不論在歷史上也好、網絡上也好,都算不錯。」他又指出,再加上東華學院今年的護理學士課程被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學生可透過聯招選報該課程,將有助提升學院知名度和學生質素,「若將來該計劃會進一步擴展,會爭取將職業治療、放射治療加入其中。」
東華學院早前有不少人事風波,管理層間的不和消息「滿天飛」,呂汝漢笑言自己向來口碑不錯,與不同人都相處融洽,但坦言早前的負面報道也為學校帶來影響,「但我認為,像東華學院這樣年輕的、發展中的學校,有一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校務委員會有決心要將學校辦好。既然大家有共同目標,我會做好溝通,顯示自己的誠信,盡力為學校發展,而不去搞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