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科院化學學部常委陳洪淵院士 記者白林淼 攝
早前在上海舉行的2014年精細化工催化加氫生產技術應用交流會上,與會的多位化工領域的權威專家--中科院院士和長江學者一致認為,化工雖被稱為「有毒產業」但卻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進步的必需品,因此化工產業既要繼續和擴大生產,又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GDP。這就要求化工企業要採用環保的新工藝實現綠色、清潔化工。
汲取英日先污後治教訓
中科院化學學部常委陳洪淵院士表示,中國的化學工業貢獻了GDP的16%-17%和工業生產總值的35%,是物質生產最多的學科,關乎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過去西方發達國家如英國、日本都是「先污染,後治理」,後果是極其慘痛的,為此中國必須汲取經驗、教訓。尤其在當前,一些諸如還原物的化工企業竟然使用的還是50多年前、早該淘汰的落後生產工藝,所以綠色化工的推廣、使用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去考慮和推進。
向中小企推廣先進工藝
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李小年認為,技術創新是綠色化學的基礎,從技術層面上看,上世紀80年代,國外開始研究催化加氫工藝。目前中國與國外的技術水平差距不大,如浙江龍盛集團的催化加氫這一領域的典範,他們分別在染料化工生產和加氫催化劑的研發與規模化生產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值得向同行業推廣,尤其是應向中、小企業推廣。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吳雲東院士亦指,化工生產必然伴隨污染的產生,所以發展化工產業必須注重環保問題,不能走西方「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特別是地方政府在引進項目時,不能引進污染環境的落後產能,落後工藝,同時要讓已被污染的環境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