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為漁農界代表,何俊賢形容自己是一名「尊重歷史、尋根究底」的人,質疑反對派對維持人類生命的漁農業「一竅不通 」。圖為他視察菜地運作情況。
受違法「佔領」事件影響而押後的特區政改第二輪諮詢工作,預計於周三展開。多年來在政改討論中均遭反對派針對的漁農界功能組別,相信是次亦不能幸免被反對派「窮追猛打」。處身「風眼」的立法會漁農界功能組別議員何俊賢認為,「一國兩制」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構思,當中因應香港社會的特殊情況,制定出一套關顧到社會各階層、團體福祉的制度。若只單一抽出某部分來「開刀」,只會令有關制度如豬肉般被「任意宰割」,令當初制定四大界別的原意蕩然無存。他強調,政制的討論應該按照香港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不是某部分人大聲就可以刪除自己不喜歡的界別,將前人的決定全部推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何俊賢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按照香港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須由一個具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組成選舉委員會的四大組別,起着一個平衡作用。若如反對派所指,只傾斜某些界別的話,社會便會步向民粹主義,香港能否承受得來?
反對派故意「貶低」漁農界價值
他說,一直以來,反對派拋出很多具「傾向性」的文章,矛頭都是直指漁農界,令漁農業處於一個不公平的討論中,「反對派好精,成功找到業界內較為薄弱一環,看準在當今社會,農夫、漁民較少被市民所認識,現代人只走入超級市場,甚少下田、登上漁船,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反對派於是利用業界這種「特點」,經常「貶低」漁農界的價值,又指漁農界選民人數少云云。但事上並非如此。
「目前單是香港漁民的數目,已經遠超過法律界。香港登記漁船牌照就有6,500個,漁排亦有1,000個、漁塘1,000口,轉營為休閒漁業戶都有1,000戶,從業人數實在不少,這點反對派為何不提?」何俊賢又指出,漁農業涉及的範圍相當廣,包括豬、雞、魚、菜、花。由於每個組別都有其專門的技術,不能「互通」,即漁民不懂下田,農民又不懂出海打魚,由於缺乏「互通性」,反對派便可以藉此大做文章,不斷貶低業界的功能。
批反對派「GDP不及論」誤導市民
除了針對選民人數之外,反對派亦攻擊漁農界的生產總值「GDP不及其他行業」,更提出要「取消」漁農界在選委會內的議席。何俊賢批評,有關言論根本是誤導市民,「若計GDP價值,漁農界並非最低,還有很多行業更是負GDP,那他們是否又要被取消?」
憂攻破漁農界 可再破其他界
對於漁農界一直成為反對派攻擊的對象,何俊賢形容,漁農界一直都是傳統的愛國愛港、理性講理的組群,反對派總想奪權,當然就會攻擊四大組別內的最大持份者,「若能夠在四大組別內,首先攻破漁農界,成功取消功能界別,其他界別便可以『照辦煮碗』,達到逐個擊破的目的。」他續說,作為「一國兩制」的擁護者,絕對不能輕易接受任何「斬件」式的調整,任何改動必須有一個充分的討論基礎,只單一討論某個界別的存廢問題是沒有道理的。
何俊賢指出,在一個已經建立了的平台上(香港基本法對行政長官選舉方法已有明確規定),最忌一樣事情,就是單一抽出某部分出來『開刀』,「把它如分豬肉般分割出來,今天刪某界別十席出來,下次就可以用同一理由,再刪別的界別,令到當初制定四大界別的理論基礎及其原意四分五裂,變成一個豬肉檔,完全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他強調,政制的討論應該在香港基本法及人大決定框架內,不是某部分人大聲反對,就可以刪除自己不喜歡的界別,將前人的決定全部推翻,視有關制度如豬肉般「任意宰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