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沈漢水認為,水墨畫應堅持傳統主義的畫風。
很多認識沈漢水的人都覺得,在他筆下的魚,具有特別傳神的韻味。作為香港知名的國畫家,沈漢水以水墨搭配描繪的魚景魚圖,和他兒時在荷塘邊的遊嬉經歷有很大的關聯。紙上的點綴源自生活的記憶,但更是藝術基礎的砥礪磨練。所以,在沈漢水的創作信條中,嫻熟而精湛的基本功,是創造性思維和豐富寫意的前提。這在今天這個時代尤為重要。■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雖然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家,但沈漢水提起畫筆時的氣力,則依然強健而穩重。水與墨,是畫紙上的兩大靈魂,畫家對水墨的把握,加之以用筆的組合,是畫作價值的重要方面。沈漢水側重水墨的圖畫表達,這種表達是他對傳統主義國畫路線的堅持,也是對自己藝術人生、藝術態度、藝術思想的一個高度概括和總結。
勾勒簡明的畫韻
水墨畫是一種天性而來的藝術,而人的天性所追求的,便是簡明。勾勒簡明的畫韻,是水墨畫家的一大特質。沈漢水對水墨畫的興趣也是來自於自己的兒時天性。初中畢業時,他被破格選拔而直接進入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他告訴記者,選拔考試的科目是素描靜物,包括面盆、茶杯等。而素描這樣的基本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自己日常對生活的觀察和臨摹,是一種「憑感覺」而習得的藝術能力。這或許就是一種藝術的純真天性。
對於講求師承關係的水墨畫而言,沈漢水無法忘記自己的老師宋省予。這位偏花鳥創作的大師,在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正是從自己的老師那裡,以及從生活的經驗中,沈漢水對水與墨構成的畫面感有了完整而體系化的認識。
沈漢水認為,在中國畫的浩瀚海洋中,水墨畫的寫意造型特質,要求筆墨簡練、概括,以一當十,言簡意賅;而特忌形貌彩章,歷歷俱足,甚謹甚細,不患不了,而患於了。他覺得,作畫的妙處,在於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得神品。所以,每個人的天性都是自然的藝術寫照,映射到水墨畫中,沒有筆墨則等於零;但是重複前人的筆墨也是等於零。因為筆墨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在水墨畫中,沒有筆墨,便沒有語言。故而,拷貝古人的水墨技法乃是膚淺的傳統意識;同時,將反傳統作為創新,這也是膚淺的創新意識。對於水墨畫中的傳統與現代,沈漢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對傳統,應當學其神,加以辯證綜合多種元素,因為中國的文化形式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例如書法、磚瓦文字、碑刻、木簡等,都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藝術的多重之感。
冷雋空靈的構圖感
冷雋空靈,是藝術評論家對沈漢水畫作風格的評價。從這四個字中,也可以看到沈漢水在水墨畫構圖中的特色。外界欣賞沈漢水的作品,從藝術評論人士的視角看,認為其是用最為簡省的筆墨描繪最為動人的意象並將水墨的妙用發揮到極致;而且,在論者眼中,沈漢水的每一筆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每一款構圖都耗盡心血,在十分艱難之中尋求幽遠不盡的韻味。
這一藝術的追求和韻味,在沈漢水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沈漢水以擅長畫魚而出名。魚,在沈漢水的藝術創作中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他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經常在家鄉的河邊捕魚、螃蟹或是青蛙,這些水中生物的靈動感,給了沈漢水很大的藝術啓發。自兒時培養的對魚的感情,成為了沈漢水後來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在福建師大讀書時,沈漢水便因為擅長畫作金魚,而被師生們稱為「沈金魚」。
沈漢水筆下的鯉魚,便有其鮮明的藝術靈感特色。《鯉魚》這幅畫作便是沈漢水畫魚的經典之作。畫面中的三條魚,乃是游向同一個方向,而群游的鯉魚,右上方,則是留白突出,成為另一個意象的月亮,皎潔而雋美。三條魚,乃是一筆而成。沈漢水介紹說,三條魚的繪就,難度最高的是第一條魚,因為第一條魚往往決定了整個構圖的空間感。而一筆而成,則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和要求。它要求畫家必須處理好水與墨。水,主要調控的是乾與濕;而墨則主要處理濃與淡,能夠襯托出魚的立體感。魚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畫出動物的靈感與生命,在沈漢水看來,也是畫家的一項使命。他說,畫螃蟹時,多是畫六隻,因為香港盛行六合彩,而螃蟹是橫着走的,以此寓意橫財在手,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不取巧、不懈怠的藝術磨練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藝術的形式和門類也越來越多,哪怕是中國畫,也有着越來越多的表現或是創作類別。如何看待這種多樣化、如何在多元主義的文化格局中發揮好水墨畫的藝術和文化價值,也是沈漢水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
沈漢水曾經在2006年創作過一幅畫《杜甫》。沈漢水筆下的杜甫,拄着拐杖,佝僂的身軀顯現出窮困潦倒的現實,而淒涼的面龐則似乎昭示着杜甫內心對時局以及自己人生的悲歎。沈漢水表示,他沒有將杜甫描繪成端坐在杜甫草堂中的形象。因為在創作之前,沈漢水是在閱讀介紹杜甫人生境遇的一本書中,獲得了創作靈感。而且,在沈漢水看來,杜甫的人生,特別是後半段人生,是在淒涼中度過的,回到歷史的本源去創作,其實更加能夠體現杜甫的性格與為人。因此,沈漢水認為,學習中國水墨畫,應當不斷閱讀、了解歷史,以不懈怠的藝術磨練,將水墨置於中國文化的體系中加以認識,畫作才會有生命力。
如今,青年人學習水墨的熱潮正在興起。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堅持傳統主義的國畫路線非常之難,但是也非常重要。水墨畫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水墨之筆既下,則無法補救,所以,必須要靠苦練的基本功來支撐構圖和畫面。沈漢水認為,基本功的磨練特別要緊。例如,對於水墨畫而言,學好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學習水墨不應該取巧,不應該過度追求表面的浮華,而是必須要有真功夫。無論時代怎樣改變,也無論藝術形式的發展怎樣變化,基本功以及藝術技能的磨練,都是水墨得以堅持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