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古代書畫一直是藝術品收藏領域的重頭戲,無論是拍場上的天價成交,還是古代書畫舉辦展覽,都有太多的作品給藏市觀眾留下耀眼的印記。2014年古代書畫無論是拍場抑或展場,多件作品引發藏界討論,在討論聲中,古代書畫收藏也得到一次次的總結。今次將梳理六件古代書畫作品,看看2014那些書畫「明星」們。■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
史上最貴的遊記作文:乾隆《白塔山記》
2014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新聞發佈會上,一組乾隆皇帝遊覽北海公園白塔山後書寫的手卷《白塔山記》估價高達億元人民幣,被稱為「今秋全球估價最貴的古代書畫」,有人甚至調侃說,這是「全世界最昂貴的遊記作文」。
在2014年12月2日舉槌的保利古代書畫夜場上,這組四幅經《石渠寶笈》著錄的乾隆皇帝御筆書法《白塔山記》最終以1.1615億元落槌成交,是2009年以來內地市場第34件過億元的拍賣品。《白塔山記》原存於永安寺,後散失各地,如今四卷終於重新聚首現於拍場極為難得。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作成此文,記錄了登上白塔山後所觀四個方面的景色。《白塔山記》堪稱乾隆書法作品的頂級精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樣的價格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情理之中。
流拍的趙孟頫:《致宗元總管札》
2014年中國嘉德春拍,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致宗元總管札》是嘉德此季最高估價拍品,拍前估價為4,500萬至5,500萬元,卻因拍賣現場未達到底價而流拍。元代大家趙孟頫的《致宗元總管札》甚至一度被認為是近20年來難得一見的作品。該作品是趙孟頫39歲(至元二十九年)在濟南路總管任上給常熟人季淵寫的家信。相關拍賣負責人在拍前指出,這種致於實用的書札,沒有書寫碑牌志傳等卷軸作品的精神負擔,會顯得格外舒展自如,輕重得宜,是功力與才情更暢達的流露。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致宗元總管札》現身拍賣市場,估價高達4,500萬至5,500萬元,這是收藏圈中意料之中之事。皆因趙孟頫的作品在目前的市場上,是屬於非常稀缺的一類,而且信札在他的作品裡面則更加少有。但是流拍的結果卻是意料之外,究其原因,行家認為信札體現價值之處並不僅僅停留在藝術,而是作者的身份,上款人物,然後再判斷內容與水平。但即便是流拍,也不會影響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以及它在歷史上的價值。
被割裂的《女史箴圖》
2014年6月,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展期1個月。1903年,英國軍官克拉倫斯·約翰遜(Clarence A.K.Johnson)以25英鎊的價格,將這幅作品賣給大英博物館,從此多年未被展出。塵封多年的藝術瑰寶重現於世,本是好事,但大英博物館卻把《女史箴圖》割裂成四個部分,裝裱於鑲板上展出。是更好的保存古代文物抑或是對中國畫傳統的裝裱技術知識的匱乏,無論怎樣,被割裂成四部分的《女史箴圖》讓人看來實在痛心。
據悉,大英博物館對於《女史箴圖》的裝裱被其稱為「日式摺屏手法」。但應用了「日式摺屏手法」的《女史箴圖》自入藏大英博物館至今約百年,已經能夠看到明顯的開裂與掉粉的「病徵」,海內外藝術史學者與文物保護人士對此基本持否定態度,對文物受到傷害無不表示遺憾。
軒然大波:真偽之辯《功甫帖》
《功甫帖》是蘇軾寫予其親密朋友郭功甫的告別信,截至2014年,已流傳了900餘年。作品結構緊密、一氣呵成,用筆沉着、粗獷有力,充分展現蘇軾的人文主義情懷。《功甫帖》曾被多次錄入中國藝術領域中最為權威的各類典籍中,清代書畫名家翁方綱曾將其稱之為「天賜的書法精品」,流失海外多年。
然而,這些論斷皆基於作品是真作!在2014年的藝術品市場上,一提到「功甫帖」這三個字可謂眾說紛紜,從藏家劉益謙5,000餘萬元購買回國、上海博物館專家看假,到各方出具學術論據,再到最後的新聞發佈會用數碼顯微鏡對《功甫帖》進行掃描。其中孰是孰非,難分難解。
《功甫帖》事件已過去數月,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功甫帖》事件向我們說明的是一個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健全、可靠的書畫鑒定體系才是藏家的當務之急。
13505倍! :仇英《松下人物圖》
2014年9月5日,東京中央拍賣2014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正式舉槌。其中一件仇英的《松下人物圖》立軸以40萬日圓起拍,經過多番競價以7億日圓落槌,為人民幣4,051萬元。此前估價僅為2.4到3萬日圓,為最高估價的13505倍。此作為水田竹圃舊藏,水田竹圃本名忠治,又名敬,字余忠次,號竹圃散人,瀟碧堂、積翠堂、水竹居、蟻池庵。
藝術市場上,仇英的畫歷來是熱門品項。與此次上拍的《松下人物圖》類似的《松下論道圖》,曾在保利2012春拍中以920萬元成交。這也暗合2014藏市的最熱關鍵詞:高精尖,市場上只要有可靠的精品露面,價格往往很高。
首次亮展:宋徽宗真跡《鴝鵒圖》
2014年12月26日,南京博物院聯合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被譽為「中國書畫第一收藏家」的龐萊臣所收藏的五代、宋元以來的80件名畫與觀眾見面。其中,江蘇地區博物館收藏的唯一一件宋徽宗真跡《鴝鵒圖》,屬清宮舊藏,此次將首次對外展出。
熟悉二十世紀中國書畫收藏史的人都知道,龐萊臣是二十世紀中國最著名的書畫收藏大家,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而在龐氏的大量收藏作品中,宋徽宗趙佶的《鴝鵒圖》應該算是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