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部圖書面世的同時,《中國古代書法展》在國博開幕。
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集粹》和《中國古代書法》兩部圖著面世,從側面展現國家博物館的雄厚的「家底」。同時,作為年度收官之展,《中國古代書法展》日前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2011年3月1日重建開館的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目前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年觀眾接待量超過410萬人次,藏品數量逾120餘萬件,是集收藏、研究、展覽於一身國家最高文化場所之一。
《百年收藏集粹》一書遴選了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400餘件套,集中展示了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成果,着重突出近10餘年新徵集的文物精品。本書內容上分為青銅器、佛造像、書畫碑帖、陶瓷、傢具漆器、玉器及雜項等七部分。
而《中國古代書法》一書由國博1館藏3萬餘件古代書法作品中近400件精品組成,以文物類型和材質為經,以不同時代漢字書法發展為緯,內容涵蓋了從商代甲骨文、金文至清代墨跡,時代序列完整,書法載體種類豐富,充分反映了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變化。
更多書畫界人士認為,這是一部書法史的藝術資料研究彙編,也是一部漢字發展史的文物資料研究彙編。本書既有書法史的觀照,又不囿於「史」的架構與敘述,意在聚焦文物本身,發掘其歷史藝術雙重價值,這也是國家博物館「歷史與藝術並重」辦館理念的體現。
全書共分為六大部分,每一部分有概述,每件藏品有圖版和文字著錄等內容,包括名稱、時代、材質、規格、出土或流傳狀況、字體書體、題跋鈐印、藝術特徵、歷史價值、釋文等諸多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每件藏品的多重文化價值與學術意義,同時也便於讀者觀覽、檢索。
分析人士認為,文物收藏是國家博物館立館之本,作為全世界唯一能夠利用文物本體系統全面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通史的博物館,作為中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國家博物館堅持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文物收藏、展覽、考古、研究、文化交流於一身,是中國文明的窗口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象徵。
據了解,在全館藏品中,兩部圖著所選只是大量精品中的一部分。不過,編撰者希望通過這些國之瑰寶,給讀者帶來藝術享受和智慧啟迪,同時也更好發揮這些藏品為社會服務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