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理大的實驗室空間分配引起爭議,圖為該校其中一個實驗室。資料圖片
研究受阻恐延畢業 理大兩苦主一貼12封公開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不少理科博士生均要在實驗室搏殺,爭分奪秒在所屬專業上尋求突破,香港理工大學化學科技系近日有博士生撰寫公開信予校長唐偉章,申訴自2012年入學至今,仍未獲安排實驗室。雖然投訴多次,校方也成立了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但是拖了2年零3個月,事主只獲准使用一個「6個月使用期」的實驗室;而因地方淺窄,根本無法進行課業所需的實驗。據了解,該系至少有兩名遭遇相同的苦主,因研究受阻隨時要延遲畢業,承受極大壓力,故促請校方嚴正處理問題。
理大化學科技系博士生許俊毅上月初起於校內民主牆上張貼致校長的公開信,至本周一已連續寫了12封,圖文並茂,又附以證據,訴說入學後無法做實驗的慘況。許俊毅表示,自己於2012年拒絕香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錄取,決定跟隨其導師、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葉濤進行抗癌藥物的研究,當時導師指校方承諾翌年將會把實驗室分配下來,入學首年可先整理文獻。
「解決方案」:限用狹小空間半年
不過,到了2013年,實驗室分配未有任何消息,許俊毅於是循正式渠道提出「沒有實驗室進行實驗」的訴求,但等了4個多月,仍然音訊全無。許俊毅表示,自己只好聯繫系主任黃永德,但對方回應指不清楚有關狀況,亦不知道葉濤的研究方向。雖然學系於去年初曾經答應解決問題,後來提出一個「快速解決方法」,即提供一個「6個月使用期限」的狹小實驗空間予許俊毅,但因地方狹窄,他無法進行全合成的實驗操作,故許俊毅拒絕接受該「解決方案」。
系內解決不果,校方最終於去年7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跟進事件,委員會於去年10月底表示,認同許俊毅能進行實驗「至為重要」(absolutely essential),並會將結果盡快通知他,卻一直沒有消息。
至去年12月初,許俊毅致電委員會查問分配實驗室的進度,才發現學系一直無視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建議,直至委員會向學系致電後才着手處理。根據最新一封公開信,許俊毅仍要等到今年理大W棟大樓完成裝修後才有地方做實驗。
不甘背「搞事者」污名
許俊毅不滿自己按時繳交學費、按規定完成工作、取得合理成績,但入學2年零3個月都沒有實驗室,被當「人球」踢來踢去,甚至被標籤為「搞事者」,感到自己「被整」,於是於民主牆張貼大字報「維權」、追究責任,希望校方認真嚴肅處理事件。他更於公開信中寫到,自己一開始時本着追求學術成就的抱負,後來面對系裡的「不公正待遇」,現在則每天掙扎是否該背着「搞事者」這污名離開,內心感到「非常混亂和痛苦」。
據了解,除了許俊毅外,有關問題亦困擾另一名2013年入學、同樣由葉濤指導、循「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來港的內地女研究生。
理大發言人表示,校方已知悉該研究生關注的事項,並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處理,獨立調查委員會亦已透過有關學系向研究生作出適時安排,以解決他當前的需要。該委員會將待全面理解事件後才下結論,然後將調查報告提交管理層審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