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鄭耀棠引述人大副委員長寄語港代表委員:支持特首即支持中央


放大圖片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姚嘉華、郭若溪)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在深圳舉行香港、澳門全國人大代表情況報告會。據引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講話中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繼續堅定立場,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強調支持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就等於支持中央政府;二是繼續立足國家,認真謀劃港澳的長遠發展;三是繼續着眼長遠,全力做好港澳青少年工作。

全國「兩會」將於今年3月在北京舉行,按照以往慣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在「兩會」舉行前,舉行全國人大港澳代表情況報告會。今年的報告會昨日在深圳紫荊山莊舉行。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列席了報告會。

陳昌智向代表委員提出三希望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何曄暉主持了昨日上午舉行的專題講座,由全國人大法工委、預算工委有關負責人主講立法法、預算法,下午的報告會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主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負責官員會報告去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進度及中央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陳昌智副委員長昨日在下午的報告會上,通報了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主要工作情況和2015年工作的初步安排,並結合了當前實際,就港澳地區全國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職責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繼續堅定立場,全力支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二是繼續立足國家,認真謀劃港澳的長遠發展;三是繼續着眼長遠,全力做好港澳青少年工作。

陳永棋:籲鼎力支持特區施政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在會後向傳媒引述,陳昌智在會上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列席的政協委員表示,「(你們)去年在香港動盪時起很大作用,要繼續支持香港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特區政府就是等於支持中央,大家要協調好為中央做多些事情。」

鄭耀棠:反特首亦等同反中央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則引述,陳昌智在會上呼籲大家要繼續支持香港政改、支持特首梁振英依法治港,並強調支持梁振英施政工作等於支持中央政府:「以前沒有這樣強調,因為政改問題引發中央政府對梁振英更加強烈支持。」

他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也曾說過支持梁振英也就是支持中央政府,但承認比較少用到等同關係。「即是說,中央政府押上了自己去支持梁振英施政。」鄭耀棠又認為,按陳昌智的說法,反對梁振英亦等同反對中央。

有關青年工作的問題上,陳永棋引述陳昌智表示,應提供多些機會給青年,令他們多了解香港及國家發展。陳永棋坦言,香港的環境十分複雜,有部分反對派中人借「佔中」手段,企圖從中央手上奪取香港的管治權,而香港眾多年輕人參與違法「佔領」行動,令中央感到痛心,故香港社會有需要多做青年工作。

他強調,香港目前存在不少「深層次矛盾」,樓價高企。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支柱和希望,但年輕人看不到前景,發展機會也較以前少,因此有需要思考怎樣提供機會給青年發展,同時讓他們把握香港形勢,加強對國家歷史和發展的認識,並提供機會讓他們到內地發展。

馬逢國:中央關注青少年工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被問到陳昌智提到要多關注青少年工作,是否與「佔領」行動或青少年不理解「一國兩制」等有關時表示,陳昌智副委員長沒有提及「佔領」等問題,只是純粹談到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工作,希望給予更多機會予青年。

不過,馬逢國坦言,中央官員過去較少會在預備會中談到青少年工作,故陳昌智副委員長的講話,確有可能與近期香港發生的事有關,他希望大家多些關注青少年工作。他表示,青年人有很多想法和期望,要特別照顧;青少年不理解的地方要特別去開導和啟發,要給青年人一個更加好的發展機會。

相關新聞
鄭耀棠引述人大副委員長寄語港代表委員:支持特首即支持中央 (圖)
陳昌智提三點希望
梁振英:認清憲制地位堅拒「港獨」 (圖)
張建宗:「港獨」絕不能發生 (圖)
外力干預港事務 將提更具體證據
黃之鋒涉3宗罪 警保留檢控權 (圖)
林鄭:18區會主席挺政改依人大決定 (圖)
各區會將討論次輪政改諮詢 (圖)
特首:港生赴內地城市交流很正常 (圖)
鄭耀棠:反對派「捏死」普選愧對港人
夏佳理:立會普選應後議
英大臣施維爾:港2017普選是「真正的機會」 (圖)
大臣解畫 拒英議員入境有因 應理解中方立場
港政界盼反對派悟「行前比原地踏步好」 (圖)
公屋置居先導 明年首推千伙 (圖)
特稿:5歲女問長大後住哪? CY親證確有其人
大坑西開大會:促重建須安置租戶 (圖)
陳茂波料3年供應逾 7.4萬伙
房協盼將軍澳屯門兩地快發展
春田街重建150伙料虧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