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女逐愛中原 收穫桃李芬芳


放大圖片

見證五年變遷 「來河南來對了」

中西合璧的建築古樸典雅,美麗的龍湖橫穿校園,湖光與樓影輝映、綠樹與亭閣互襯,這就是程敏姿現在的生活、工作地--河南鄭州龍湖高校園區。五年前,因為丈夫工作調動,她攜女兒跟隨至河南。儘管起初因為正在施工的校園有些髒亂,程敏姿並不習慣走出校門,但現在談及對河南的感受,她說的最多的就是:「來河南來對了」。■香港文匯報記者朱利、高攀 鄭州報道

會不會存在語言溝通問題?沒有一個朋友在那邊會不會不適應?女兒的教育會不會受影響?前往河南前,程敏姿一直處於矛盾中,最後還是為了丈夫和家庭,舉家遷往河南鄭州。她說,當時的想法只有一個:我選人,不選地方。

程敏姿和丈夫王新奇先生相識於一次朋友聚會。當時程敏姿在香港新華銀行(現中銀香港)上班,王先生為了認識她,把新華銀行十幾家分行的電話都打了一遍。正是這份執着,讓經歷二十年的兩人感情一直很好。程敏姿毫不懷疑地說:「自己選對了人。」所以,當王先生五年前選擇前往鄭州工作的時候,程敏姿也決定要「為女兒找一所不需剪短頭髮的學校」,並從香港的銀行服務及保險理財工作轉變成河南高校的教學部門行政工作。

現在,程敏姿和丈夫王新奇先生都就職於鄭州昇達經貿管理學院(以下簡稱「昇達」),王先生是學院的高管,她是學院教務處的一名老師。

這所學院的創辦者是豫籍台灣教育家王廣亞,也是王先生的外祖父。儘管她和丈夫在親人創辦的學校中工作,但也都從基礎做起。「雖然我做的工作不是很偉大,開始在教務處做職員,現在在教務處做副科長,但每次看到學生一屆一屆的畢業匯演,忽然感覺我也有創辦人的滿足感了。」

反思香港傳統文化教育

喜歡河南乾爽氣候的程敏姿說:「難適應的是這裡的文化和事物,在這方面我比較慢熱,但是我丈夫可以很快適應。我現在也在一點點學習,比如河南的酒桌文化,我都有了解,我也會說『中』(河南代表性方言,意即同意)。」

除了氣候,程敏姿也談到河南的傳統文化:「河南地處中原,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整個河南都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氛在裡面。而香港不太重視這方面,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英語上。有時候自己也思考香港教育的發展,沒有把太多的中國文化放在教育裡面。從我女兒身上,我感覺到,這邊小朋友中文寫作能力是很厚重的,我女兒的中文儲備量是僅夠用,沒有這邊孩子的中文底子深。」

最愛燴麵和酵子饅頭

在河南生活五年多的程敏姿喜歡吃這裡的燴麵和傳統的酵子饅頭,自己還會包餃子。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王先生會帶着全家去市區的廣東餐廳改善一下口味。用程敏姿自己的話來說,來到河南才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香港每天都是「作戰」。

河南相對較慢的生活節奏,讓她在下班後,可以去校園裡跑步、打太極、讀書,還可以靜下來思考很多事情。

相關新聞
李克強:中國放寬外資准入 (圖)
專家解讀:給世界經濟派「定心丸」
外媒:中國構築經濟新常態
中方駁美菲「南海以大欺小」論 小國勿無理 他國少挑撥
崔天凱:世界規則應共同制定
美將對華太陽能產品再徵雙反稅
放眼達沃斯 (圖)
港女逐愛中原 收穫桃李芬芳 (圖)
懷敬仰投身家族教育事業 (圖)
冀促豫港教育交流合作 (圖)
廈門今年起扶持港澳台文創行業 (圖)
港中大(深圳)今年首招三專業碩士 (圖)
內蒙古黨校學員赴港學習「法治化」運作 (圖)
最高檢今年組建新反貪總局 專家:中國反腐將更制度化 (圖)
去年反腐成績 七成受訪者滿意
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受審 (圖)
外管局:未來跨境資本流動雙向波動 (圖)
改革進行時:湖南益陽推 「居民自治棚改」 (圖)
南沙與中大暨大共建自貿區研究院
內地今年將實現通關一體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