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積佳蘭賀(Jake Gyllenhaal)主演的《頭條殺機》,頗有警世意味。此戲講述雙失青年Louis(積佳蘭賀飾)因目睹行家拍攝突發新聞,得知電視台會出價買下片段版權,遂買來攝影器材及竊聽警方無線電通訊的scanner,想搶先一步拍得獨家片段。
Louis很醒目,又與電視台夜間新聞節目監製Nina一拍即合,一個為了搵錢不擇手段,一個為了上位罔顧道德,對照當下的媒體生態,讓人不寒而慄。
積佳蘭賀演技一向麻麻,但飾演Louis一角甚有驚喜。Louis徹頭徹尾散發着陰險氣息,慢慢從初哥記者走上成魔之路,電影在這部分刻劃細緻,輔排他愈來愈放肆的行徑。一開始,Louis已捉摸到要讓電視台青睞的關鍵,新聞畫面愈血腥不安愈能提高收視率,因而每個片段他都處心積慮,要拍下血腥、具爭議性的畫面。其後,他僱用小助理,並不顧職業道德,多次闖入警方防線拍攝,並且擅闖民居,擅改現場佈置。成魔最後一招──自編自導自演戲碼,他目睹一宗槍殺案,並以此為契機,將所得線索佈置成一個個巧合,引導警方追捕匪徒,他沿途拍攝,最後不惜犧牲助理換取一條獨家片段。
有這樣的記者,也必須有臭味相投的電視台,才能促成一切。Nina為了收視率,踩在法律邊緣,多次冒險播放驚駭片段,僅僅在放映前加上「警告」字眼,當作提醒觀眾。法律永遠是道德的最低標準,新聞業的道德觀尤為重要,因為傳媒有採訪特權,可以利用身份取得很多資訊,如果連基本道德觀都沒有,僅僅為了點播率、收視而置公眾安危、知情權於不顧,是極為危險之事。
觀乎今日香港媒體的生態,紙媒、電視台為了生存難免以誇張失實的手法報道新聞,為了點擊率、銷量,放棄心中的道德尺,追求即食、快感的報道方式,迎合觀眾口味。是的,有需求才有供應,有甚麼樣的觀眾才有甚麼樣的新聞,如果觀眾不受這套,也不會有甘願拋棄道德標準的媒體。■文: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