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早前與明愛社區發展服務合作,展開為期3年社區抑鬱症及早識別及防治計劃,結果發現逾3,000名參與者中,有近40%成人正面對抑鬱症威脅;其中深水鶧洬~民面對抑鬱症的威脅較高。中大社會工作學系主任馬麗莊指出,目前預防抑鬱服務的收入只靠捐款並不足夠,希望政府給予定期撥款,盡早減低新增抑鬱症個案。
根據醫管局統計,本港約有15%至25%人口有心理健康問題,情況值得關注。該項計劃在2012年至2014年分別在港島東區及深水鶧洏H外展活動形式,辨識社區內有抑鬱傾向居民,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
應付經濟憂慮增精神負擔
計劃發言人兼註冊社工梅君偉表示,深水埗區參與者除了面對負面情緒,亦要應付經濟及工作的憂慮,認為貧困環境加重其精神負擔。梅又指,男性往往難以表達負面情緒,但強調「無論男士或女士,他們都有說話想說」,鼓勵有負面情緒的男士亦能踏出一步,跟參與計劃的社區同路人多交流,走出陰霾。
青年失業者單親族傾向高
另外,參與者中亦以青年、失業者和單親組群的抑鬱傾向較高。另一發言人兼社工李紹勤則指,在有抑鬱傾向者中八成人沒有接受精神科服務及社區服務,但參與計劃後,有八成人表示接受即場輔導可減輕壓力,建議港府設立精神健康社區工作隊,主動接觸及辨識高精神壓力人士及精神病患者。
曾參與計劃的何女士指,在屋邨參與精神健康活動後,發現自己原來出現了抑鬱徵狀,於是參與情緒壓力管理班,學會應對情緒壓力。另一參與者黃小姐則指,在處理壓力後亦加入精神健康大使訓練,以過來人身份鼓勵其他人遇到問題時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