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繼續已故名編劇家葉紹德的編劇心得,以下是他解釋唱和白在劇本裡的作用:
「證明一個完美無瑕的劇本,在鋪排方面真不容易。首先要故事動人,第二要將劇本中人物適當地分配在演員身上,最後才談到唱詞流暢與動聽。因為我是從學寫粵曲而轉當編劇,所以在寫唱情,我大膽地說一句應付有餘。但在整個戲的結構與推動,真是大傷腦筋。
粵劇劇本,每場選用曲詞、梆黃間有相同,尤其滾花、口白、口古不可缺少。有時在唱段不能完全表白,則以口古、口白補述。一切曲牌運用,沒有固定,視乎故事中的角色身份,斟酌使用。選用曲牌,又等於選茼蝒A,若選得不恰當,等於衣不襯身,雖是上好衣料,反不及襯身的舊衣,所以目前編劇難求,編劇難學,愚魯的我,經歷卅年學習,也不成氣候,真是不勝慚愧。
初時我也曾犯過這樣的毛病,以為每場以唱來交代劇情便可,其實這是編劇最大最大的錯誤。到我向唐滌生先生請教時,他對我說:『當你寫滾花口白,寫得好的時候,你的劇本便成功了。』那時我好像醍醐灌頂。不錯,我重溫唐氏遺作,他在寫口白口古與滾花很用工夫,不但字字千鈞,同時對劇情推動很大。其實唐滌生編劇手法,所有是演的時侯,全用口古口白滾花,例如《帝女花》尾段金殿,他很適當在沒有戲的時候,放進一大段唱詞給觀憚Y賞,這方法看來容易,要做得到真是艱難了。
談回劇本,在構思劇本故事時,首先想一想演員陣容。當然粵劇題材。不離公侯將相,才子佳人。編劇者怎樣利用演員的長處來發揮劇本的優點,這就是編劇的工夫。我說過很多次,香港的粵劇編劇家,可以說完全教演員度身定做。例如以陳錦棠與麥炳榮,兩位都是火氣十足擅演不擅唱,那狠s劇時盡量減少大段唱段,利用劇情發展來滿足他的演出......。」■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