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二代,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放大圖片

■陳宇琛(左一)及石修(左二)手持二人形象漫畫合照。

「富二代」、「星二代」等「二代」們的確具有令人羨慕的豐富資源,但如何能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穩並前行,走出自己的路,卻同樣是一門需要費心修讀的課程。香港「創二代」中的佼佼者陳宇琛、沈慧林分別與其父石修、沈墨寧近日一同參加了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所舉辦的《創意承傳--家族傳承與創意研討會》,分享自己通過努力對所擁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更大價值的過程。■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

「富二代」、「星二代」多指直接繼承父輩家產或聲望的子女,其中不乏艱苦奮鬥者,可也有一些炫富敗家的人,而「創二代」則與富二代不同,雖然他們的父輩已經通過創業獲得了一定的財富或是社會地位,然而子輩卻放棄固守父輩產業,依然選擇創業。什麼是創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香港著名演員、電視節目主持、舞台劇演員及歌手石修認為「創意」二字絕對必不可少。

在創新上下功夫

石修自身可以說就是一個「創二代」,其父陳直康是編劇兼副導演,所以在父親的影響下,石修8歲出道,憑借出色的天分,在短短3年內出演了約40齣影片,於片中飾演小童,粵語片式微後,又在港台兩地拍攝了大量備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回想起青b歲月,石修說:「我年輕的時候看很多外國電影,發現男主角都有自己的風度氣質,我就吸收他們的演技。當時發現外國人做戲,表情和身體語言都特別生活化,比粵語片、國語片自然許多。過去粵語片中演員表現害怕非常程式化,基本上都是尖叫加倒退幾步。我就自己問自己,害怕到底可以分多少個層次,不同的情境下應該怎麼樣去演繹。所以,我的表演多數不用太大的動作或是眉眼面孔烘托氛圍,而會致力於用情緒變化帶動行為去講故事。這是屬於我的小創意。」

石修之子陳宇琛2003年在英國大學畢業回港後加入演藝界,現為城市電訊簽約藝人、香港電台第二台主持人。儘管當下演藝圈大環境與石修出道的年代相比,已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陳宇琛卻依舊看重「創意」的重要性。石修表示,由於早年每部影視作品都有特定的教育意義,所以曾經的演藝圈格外單純,演員們秉持茤蝳n戲的共同目標一起努力,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都很真實。至於今天的演藝圈,雖然影視劇內容百花齊放,可因競爭激烈,也出現了不少光怪陸離的現象。

陳宇琛坦言:「市場份額變窄,拍戲的人變多,有些人不得已會做一些另類的事情來凸顯自己。但這樣做並不能穩固自己位置,我覺得最重要的始終是不斷去學習裝備自己;創意也很重要,不是說別人告訴你這樣做是對的,你就照茈h做。我剛剛入行的時候爸爸會將我參與演出的節目錄下來,等我回家一同研究。哪怕我工作至三四點才到家,他還是會等我。即便如此,爸爸的意見我也未必照單全收,通常需要融會貫通,加入自己理解後,才會重新演繹出來。眼下可以被開發的空間越來越小,創新難,但你要盡量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經常想想有沒有什麼是別人還沒有做到的,自己可以創新。」

生活細節萃取靈感

而萬希泉鐘錶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慧林則想告訴正在創業的年輕人,香港品牌「有得做」,一定要擅用身邊的資源。沈慧林的父親沈墨寧不僅是杭州寧基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手錶有限公司董事,還是木雕的收藏家。沈慧林從小在鐘錶的世界裡成長,兒時在手錶工廠裡玩耍,觀察師傅裝嵌手錶,甚至會屏住呼吸;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碩士時,畢業論文以錶廠員工教育水平對生產力的影響為題目,可見鐘錶滴答伴隨沈慧林走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回國在投資銀行工作半年後,沈慧林毅然辭去工作,藉父親在杭州機械錶機芯廠的生產線,開創自家手錶品牌。

陀飛輪機芯一直被視為歐洲高檔錶,極具西方色彩,沈慧林卻從父親收藏的明清木雕中汲取靈感,將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木雕紋理縮小,設計在表面之上,賦予歐美製錶技術的傳統中國韻味。沈墨寧說:「 1987年,我回杭州發展,需要常往返於港杭之間,於是就想在西湖邊定居。當地政府要求我建中式建築以維持西湖一帶古樸環境,所以我四處尋找木雕師傅,才知道部分手藝早已失傳。不得已,半夜三點在『鬼市』發現了以前舊屋、祠堂拆下來的『雕龍雕鳳』,每件僅需五塊十塊。開始我只是買家裡裝修所需材料,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已經買了過萬件。我給慧林的預算很少,做品牌又不能不做宣傳,大多數零售店及代理,最初對香港的新品牌都沒有信心。慧林就說想借我的木雕一用。」

切勿輕易放棄資源

從小被木雕所包圍,沈慧林設計時自然便想到將吉祥雲卷等木雕紋理融入製錶工藝中,他說:「 在明清中期的木雕中,爸爸最喜歡的是『麻姑壽星』,象徵長壽健康,設計在陀飛輪錶面上成為了我們最早出的系列。該系列引起了市場、媒體的高度關注,木雕概念的宣傳為我省去近百萬經費。初出茅廬,我們總是志存高遠,希望能夠打造自己的風格,不願意借助父輩的光環。一個這樣的堅持,反而可能浪費資源,將好機會拒諸門外。年輕人的抱負有時候反而是包袱,擅用沒有關聯性的資源可以幫助企業發展得更快。」

目前萬希泉的設計團隊中九成是本土設計師,哪怕是與華納、蝙蝠俠、變形金剛合作,沈慧林都堅持採用inhouse的香港設計。沈慧林強調:「香港太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在做外國品牌,我們反而希望透過舉辦設計比賽等方法挖掘本港人才,打正香港旗號。」沈墨寧亦透露:「前些年內地人力成本低,香港的工廠向內地轉移。然而這幾年內地發展迅速,人力、材料成本大幅度增長,香港又迎來了新機會。據我所知,業內不少廠家都在考慮回港發展,我們的陀飛輪機芯廠也正在遷回香港。香港在地理位置和訊息資源方面都具有優勢,如果港人能夠團結,發揮正能量,大有潛力等待挖掘。」

相關新聞
百家廊:當崔鶯鶯成為母親 (圖)
琴台客聚: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翠袖乾坤:祖名,不要跟消耗你的人在一起!
天言知玄:人日
生活語絲:馬 戲
隨想國:牽牛花
路地觀察:疫苗的責任問題
歷史與空間:及到凌霄聽子曰 (圖)
書若蜉蝣:色相簡史
詩意偶拾:回家過年紀實
畫中有話 (圖)
試筆:音樂盒
豆棚閒話:樂猜燈謎慶元宵 (圖)
創二代,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圖)
法國作家再撰新書揭秘真實西藏 (圖)
維吾爾族古典文學名著《福樂智慧》「有聲版本」面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