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記者 海巖
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了當下中國經濟的寒意,企業賺錢難了,員工收入不漲了,大學生找工作更難了......從統計數字看,中國GDP增速已連續下滑19個季度,從2010年二季度的12.1%降到2014年四季度的7.3%,近五年間增長速度幾乎「腰斬」,這在改革開放以來絕無僅有。中國經濟是否有危機?中國政府會怎樣應對?國人期待李克強總理在新一年施政報告裡給出答案。
一個推手:強改革 更開放
這份經過總理逐字推敲的施政報告,對經濟下行並不諱言,四次提及「經濟下行壓力」,且用詞越來越重。對比去年報告中所提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今年的「持續加大」、「還在加大」、 「頂住經濟下行壓力」,顯示中央政府對下行壓力的更加重視。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形式明顯不同。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寧吉喆說,「形式不同,意味着內容創新」。內容創新,則透露出政府應對經濟新形勢的新動向。筆者分析,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雖然下調到7%,但內涵要求卻不低,李克強要求這是一個「有就業、有質量、有效益」的7%,而他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實現這個7%而預備的政策組合拳,可以用「一、二、三+」來概括。
首先,「一」是一個推手即改革。李克強一直強調「改革是最大的紅利」,而寧吉喆以「強改革,更開放」來概括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着力點。報告中的六個「大幅」折射着這種力度的變化:一是大幅縮減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範圍;二是大幅減少投資項目前置性審批;三是大幅放寬民間投資的市場准入;四是大幅縮減政府定價項目;五是大幅放寬對外商投資的限制;六是大幅放寬外資鼓勵類項目的核准權。
兩個新動力打造新引擎
「二」是兩個新動力,即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無論是基層視察,還是會議部署,李克強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鎖定並切實推動來自政府和民間的這兩大新動力,希望以此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
三個支撐帶打造新增長板塊
「三」是三個支撐帶。今年報告首次出現三個「支撐帶」的說法,即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區域戰略。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看來,這是區域發展政策的一個新進展,過去很多年都無法突破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的格局。三個「支撐帶」將打造新的增長板塊。
首提「互聯網+」行動計劃
「+」是這些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出現的小符號,但蘊含着李總理的一篇大文章。去年以來,中央借助互聯網實現消費升級、轉型創新的路向已初具雛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是一扇步入新興業態的大門,牽引中國經濟躍入競爭高地的踏板,政府工作報告特別納入「互聯網+」行動計劃,寄托着總理扭轉經濟下行軌跡的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