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兩會報道)「相比高鐵,國家對航空的投入還是少了」,來自中航工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唐軍昨日坦言,在雲貴高原等地,考慮修建鐵路和修建機場的成本,鐵路可能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到2020年中國計劃共建設完成244個機場,但美國現在已有1萬多個機場」。航空界的代表、委員聯合建議,國家應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支線機場建設。
帶動經濟 改善偏遠地區交通
唐軍認為,支線機場對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國際研究認為,機場每百萬航空旅客吞吐量,可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3億美元,相關就業崗位2500個。「儘管這種效果並不都是立竿見影,但長期效果顯而易見」。他又指,支線機場可普及航空服務,改善偏遠地區交通條件,特別是在應對突發事件和維護邊疆穩定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玉樹地震、盈江地震、魯甸地震,支線機場都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
唐軍代表和唐長紅委員建議,應加大力度,合理佈局,加快中小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城市支線機場建設,在滿足航空服務大眾化需求同時,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為能夠讓支線機場快速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首先國家應加大資金投入;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合理控制每個支線機場建設規模;鼓勵航空公司使用國產支線飛機運營支線機場;建立中樞輻射航線網絡,加強樞紐機場帶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