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對派「關門」窒礙港民主


放大圖片

■陳永棋籲用強大的民意迫反對派的溫和理性議員發揮力量,通過政改方案。 鄭治祖 攝

張曉明證李飛不來港 政界籲市民發聲助溫和派「發力」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原計劃於下月4日訪港,出席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慶祝活動,其間或有機會與包括反對派在內的立法會議員就政改問題溝通。反對派27名議員隨即舉行記者會,「重申」他們不接受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令李飛主任此行「告吹」。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日在回應香港傳媒提問時就此事證實,李飛主任下月不會來港。

香港反對派將拒絕溝通的責任,推諉到中央政府身上。香港政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反對派關上了溝通的大門,證明不想溝通的是反對派而不是中央,也令窒礙了香港邁向民主的一大步。他們呼籲香港市民發聲,表達落實普選的強大民意,讓反對派的溫和理性議員發揮力量,不受激進派綑綁,支持政改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陳嘉洛、李自明

陳永棋:「聯署」手段卑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反對派擺出不友善姿態,令李飛主任取消下月來港的計劃,反對派就將拒絕溝通責任推諉中央。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批評,這反映了反對派對中央由始至終都充滿傲慢與偏見,又批評是次所謂「聯署」,是激進反對派以卑鄙的手段,試圖把溫和的、講理智的反對派議員綑綁一起。他期望香港各界以強大的民意呼聲,讓反對派的溫和理性議員發揮力量,通過政改方案。

李飛主任取消下月來港的計劃,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就聲稱,中央是意圖「大肆抹黑」反對派,令反對派在未來的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一鋪清袋」。民主黨主席、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則聲言,如果政改方案必須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落實,中央官員「不來也罷」。

陳永棋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梁家傑及劉慧卿等人的言論,顯示香港反對派對中央的態度由始至終不但傲慢,更充滿偏見,反映了香港反對派根本無意溝通。事實上,反對派已非首次聯署,但在李飛主任或希望趁下月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之際來港會見反對派議員,他們此時高調再聯署一次,這說明不想溝通的是反對派的激進分子。

激進分子圖綑綁溫和理智議員

他坦言,反對派再度聯署表明否決政改,令他對政改方案能否獲立法會通過感悲觀。不過,他相信反對派中的一些人還是有知識、講理性的,是次聯署行動,是激進分子試圖把溫和的、講理智的反對派議員綑綁一起,令他們不能發揮自己溫和理性的力量。激進派這種卑鄙手段不可能被認同。

中央真心真意冀政改方案通過

在全國「兩會」期間,中央多位領導人已分別表達了香港依法落實普選的期望。陳永棋指出,自己經常和中央官員接觸,深深明白到,中央從來都是真心真意期望政改方案通過的,但是必須按照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落實,「這個決定是不能改的。」

陳永棋強調,「一人一票」肯定比1,200人選特首更民主,強調反對派應該接受:「『泛民』如果這樣也不接受,他們等於駱駝伸頭進沙裡甚麼都不理,又愚蠢、又累了香港。」

他指出,政改方案最終會否通過主要取決於民意,當民調顯示超過七成市民支持通過政改時,就是反對派最好的下台階。他預料投票前一星期是重要關鍵:「這些事情是最後那個星期才決定,投票前那個星期才是重要關鍵。現在不是爭取三、四票,四、五票的問題,我覺得到最後應該是爭取超過一半『泛民』支持政改方案。」

陳永棋呼籲,香港市民不應放棄希望,大家應爭取在政改的最後關頭,發揮民意力量,要求反對派通過政改方案,促使反對派內的溫和人士有「下台階」,在立法會內最終改變意向投票支持,讓方案通過,「這個希望是仍然存在的。」

相關新聞
嚴防搗亂禮賓府 港九鬧市增千警 (圖)
激進 本土 「港獨」 愈趨同流合污 (圖)
3激青推鐵馬衝警防線候懲 (圖)
反對派「關門」窒礙港民主 (圖)
袁國強:基本法沒所謂「公投」概念 (圖)
內地存款利率上限今年或解除 (圖)
「兩高」報告:去年撤不當立案1.7萬宗 (圖)
禁被告人穿囚服出庭將落實 (圖)
「港獨」「港無用」 阻兩地共贏 (圖)
委員:對網絡新詞吸納與淨化並舉 (圖)
尖咀鬧市開槍 西裝匪劫珠寶店 (圖)
「AV仁」遭入稟追200多萬律師費 (圖)
保時捷爆炸 兩機師監生燒焦 (圖)
先支出後訂預算 學聯混賬疑造數
滬建大型海洋公園 或後年營業 (圖)
iTunes App Store死機半日 疑黑客攻陷 (圖)
美弗格森示威 兩警中槍 (圖)
英漢離婚後發[ 判賠前妻2200萬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