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一歲以下適合打針?


湯禎兆

有讀者問:延至一歲後才讓孩子打針,背後有何理據?

我之前談過延後打針,讓孩子的免疫系統成熟一點,能分辨什麼是好是壞,可大大減低敏感的機會 (所謂敏感就是身體不分善惡,將花生、花粉等都以為是外敵,作出不必要,如發炎等反應)。

延後打針在外國頗普遍,世壑憟韝丑A初生的免疫針反應大多至兩歲才成熟。其一是母乳的抗體會抵制針裡的菌,令其不能正常運作。我之前談輪狀疫苗已說過,專家建議接種者不餵人奶,好讓針裡的病毒能發揮作用。其二是一歲前的抗體通常在數月後會消失,也所以為何要不斷打加強針。

那為什麼要孩子這麼早就接種疫苗呢?有一醫生Dr. Michael Gaeta就跟一個不肯開名的免疫專家談過 (有錄音,但沒有披露名字),問他為何要未能製造持久抗體的寶寶在出生、二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大時接受疫苗接種?對方表示是因為要家長習慣帶寶寶到診所,因為最重要的一歲檢查及接種是不能有失的。

其實這個說法跟很多免疫專家不謀而合,他們說寶寶是很少生病的,製造抗體,身體必然要打仗,發炎更是難以避免,故此身體多靠母乳來保護,自身很少作出反應保護自己,因為任何炎症對發展中的器官都會帶來傷害。這除了說明免疫針於一歲前只能提供很短時間的保護外,也會令身體發炎而受到損傷,包括神經、腸胃、呼吸道等-重則自閉,輕則敏感。

很多人說,大部分人不是好端端的嗎?除了是體質影響,例如有些寶寶的體格較強健,血腦屏障已生得較好,腸胃的吸收亦已懂選擇外,也因為母乳阻擋了不少病原。而且「好端端」的定義不可能與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作比較。我家孩子一個有去中醫清針毒;一個沒接種疫苗,兩個的重量和高度都比同齡孩子優勝。長子上學後也比同學較少生病,而我們兩夫婦根本不是特別高或健壯。這都是親身的一點觀察。

疫苗當然不是自閉及敏感,乃至產生濕疹的唯一原因,但有專家比喻疫苗像電池,令有其他環境及遺傳因素造成的自閉及敏感成事。一美國朋友提出,先不談疫苗是否有效,十幾年前選擇為孩子接種疫苗,那時自閉率是1/10000,針亦較少。現在比率最低的州份已達1/175,平衡染上疫苗聲稱「預防到」的病,與禍及一生的自閉及敏感之間,父母該如何選擇?

相關新聞
百家廊:父親的中國夢 (2015-03-18) (圖)
琴台客聚:《敲打樂》--悲壯之作 (2015-03-18)
翠袖乾坤:吳綺莉涉虐女藏毒 (2015-03-18)
天言知玄:命「水」注定 (2015-03-18)
生活語絲:騎自行車 (2015-03-18)
隨想國:芥末墩 (2015-03-18)
路地觀察:一歲以下適合打針? (2015-03-18)
百家廊:陌上親情入廟會 (2015-03-17)
琴台客聚:寶倫的「鹹濕」 (2015-03-17) (圖)
翠袖乾坤:獵狐盡處 (2015-03-17)
海闊天空 :讓人喜歡的美術館 (2015-03-17)
見多識廣:朱立倫「老人與孩」的故事 (2015-03-17)
思旋天地:為下一代樹立正確榜樣 (2015-03-17)
淑梅足跡:重遊沖繩 (2015-03-17)
百家廊:荔浦遍野砂糖橘 (2015-03-16) (圖)
琴台客聚:現代婦女典範? (2015-03-16)
翠袖乾坤:看破生命 消減遺憾 (2015-03-16)
跳出框框:孤寒財主 (2015-03-16)
生活語絲:生命的延續 (2015-03-16)
思旋天地:金融市場波濤起伏 (2015-03-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