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單元重點之二
上星期,筆者為大家重溫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及單元二「今日香港」後,本星期將為同學分析單元三「現代中國」及單元四「全球化」的溫習重點。學習「現代中國」和「全球化」的方法與「今日香港」類近,都是運用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和傳媒學等學等理論和概念。
不過,「現代中國」必定較「今日香港」更廣泛和複雜。畢竟,「今日香港」針對點以香港本地議題為主,議題數目遠不及幅員廣大的「現代中國」。例如:「現代中國」可討論改革開放和新常態(經濟)、反貪腐(政治)、水資源(環保)、孔子學院(文化)、「中國威脅論」(國際關係)等。同學需要多留意最近國情,才能掌握國家最新變化和新格局。
「全球化」三角度看:經濟、政治、文化
「全球化」更是六大單元中最為廣泛和錯綜複雜的單元。「全球化」議題幾乎無所不包,從文化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到政治全球化,議題可覆蓋五大洲、七大洋。而且,過去「全球化」都以跨單元方式設題。以2014年文憑試為例,卷二題1b考問學生多大程度上同意「中國參與更多國際事務會促進世界穩定」這看法。這正正是以「現代中國」為基礎,跨「全球化」單元。當中,題目所提供的資料也提及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能源、經濟、軍事等合作與矛盾。
要處理好「全球化」單元,第一,同學需要從經濟角度探索全球化,理解跨國企業、國際經濟組織等概念。第二,同學要從政治角度探索全球化,知道到今日的國際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在國際問題上所擔當的角色,例如世衛處理伊波拉病毒。第三,同學要從文化角度探索全球化,認識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動,例如:韓國正向全世界輸出文化軟實力。最後,同學還要理解香港、內地和國際如何回應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單元三:留意水資源及反貪腐
至於今年「現代中國」和「全球化」單元的恒常和熱門議題可謂數之不盡。值得留意的「現代中國」恒常議題包括:「中國威脅論」、城鄉差異、水資源、食物安全、孔子學院等;最熱門的議題則有: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反貪腐、台灣太陽花運動、經濟新常態等。當中,同學要特別留意是:水資源和反貪腐。由於每年通識文憑試都有出環保類題目,所以同學宜多加注意國家的水資源議題;後者方面,國家領導人上台不久就大力打擊內地貪腐問題,而反貪腐正是中央政府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負面影響,與通識課程框架探討內容有密切關係,因此同學需要多留意相關時事。
單元四:留意社交網絡/移動網絡及韓流文化
而值得留意的「全球化」恒常議題包括:跨國企業/國際分工、自由貿易、社交網絡/移動網絡、網上購物(淘寶)、恐怖主義等;最熱門的議題則莫過於:韓流文化、「伊斯蘭國」恐襲、蘇格蘭獨立公投、烏克蘭危機、世界盃等。當中,同學要特別留意是:社交網絡/移動網絡和韓流文化,多年來,相信學校教師筆記或教科書都有提及前者,但回顧過去3屆通識文憑試,卻沒有出這類題目,同學宜多加注意;後者也是經常討論的通識題材,可是歷年也是未曾以此設題。
適逢去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熱潮創下極高收視紀錄,吸引全球逾13億人的點閱率,而且有豐富和有趣的討論空間,故韓流文化也是特別需要關注的議題。■馬震寧 香港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通識研究計劃」榮譽顧問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