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主動適應「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新常態的關鍵之年。廣東東莞常平鎮把握新常態下區域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圍繞東莞新型城鎮化「一中心四組團」的城市格局,鞏固提升常平在東北組團中的區域中心地位,立足本地發展的基礎優勢和產業現狀,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抓住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城融合,增強宜居宜業的組團中心輻射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蕾
先進製造引領實體經濟
堅持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為重點,是東莞常平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的重要經驗。圍繞智能製造、3D製造、生物製造、高端物流等目標產業,瞄準日韓歐美及國內重點地區,特別是瞄準深圳的幾百家上市公司和上市後備企業,主動登門精準招商,提高招引效益,重點扶持培育了18家市級高成長型中小企業。
據了解,常平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億元,同比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8億元,增長7%;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增長20.2%,高於全市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提升至4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為穩定外貿進出口形勢,常平還制定出台了《常平鎮加工貿易增效計劃》,幫助132家企業申領市專項扶持資金約1627萬元。着力提升商貿、會展業發展水平,依托汽貿城成功引進奧迪等8家高端品牌汽車銷售企業,全年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18%。成功舉辦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長會議和東莞(常平)糧油產品展示交易會。着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制定出台《常平鎮2014年減收費用實施方案》,幫助企業減負。實施鎮領導走訪掛點聯繫重點企業機制,幫助183家次企業解決211個問題。成立鎮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常平為助推實體經濟,還出台了一系列舉措,比如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和現代商貿物流業,重點扶持電子商務在電子信息、塑料、毛織、服裝鞋帽等優勢行業的應用與發展。鼓勵工業企業、專業市場發展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網絡經濟。進一步完善常平口岸功能,着力引進國家級郵件中心,打造保稅加工、現代物流、口岸經濟三位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平台。
科技創新驅動「機器換人」
落實東莞製造2025戰略,緊跟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步伐,是常平實現創新驅動製造業智能改造,深度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路徑。常平鎮委書記黃慶輝分析指出,常平有科技成果轉化的龐大的市場需求,有近年來持續探索積累的經驗,有成本的「窪地效應」,只要定位準、出手快,敢闖敢幹,通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科技的力量為常平製造注入強勁的動力,就能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脫胎換骨。
目前,常平正在探索建立以政府設立種子基金為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為主體、銀行風險共擔為保障的融資模式,拓寬企業技改融資渠道。用足用好國家、省、市有關政策,積極幫助企業申請各類補貼、補助。抓緊成立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創新與運用服務中心常平分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企業和創新團隊,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加快打造東莞東部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
在重點推廣電機能效提升和注塑機伺服節能技改方面,截止目前共有46家企業累計投資3.4億元開展「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預計未來兩年再增投資14.4億元。着力建設常平科技園,目前引入90多家初創型科技企業進駐,在廣東省35家國家級孵化器中榮獲優秀A類排名第一。着力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全年累計實現專利申請1134件、授權879件;共有90多家次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的科技創新扶持項目;10家企業新申報認定及複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企業被納入「686」和「323」培育工程高成長型中小企業目錄,數量全市第一;新增外資企業研發機構13個。寶力金銀珠寶項目獲得市產業轉型升級基地開發企業資格,勤上光電、快捷達通訊等企業積極參與市第三代半導體專利導航發展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