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對亞投行來說,「朋友圈」擴容之後,後續運營和管理則成為擺在面前的巨大考驗。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東民認為,如何讓整個亞洲地區國家在較大程度上認同亞投行的運營,對亞投行產生持續的需求,可能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需降成本提效率
劉東民分析,作為一家開發性金融機構,雖然不需要追求很高的收益率,但其持續運營需要保持一個合理的收益率,這就需要項目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的能力。
在劉東民看來,一個多邊金融機構,往往由於跨文化的衝突,內部的官僚主義,運營效率不會很高,所以多邊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周期明顯長於商業金融機構。世行、亞行發放一個貸款,從開始申報到最後貸款落地,短則一兩年,長則七八年。這一過程中,運營效率大幅下降。如何能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將是亞投行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如果做得好,會對現有全球多邊金融機構的治理和運營提供一個好的示範。
此外,劉東民認為,亞投行能否成功運營,更重要的挑戰是能否具有國際視野、秉持開放的理念和架構。狹隘的利己主義會摧毀亞投行平台的公信力與國際影響力,要有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國際視野,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有可能獲得持續的成功。
聘專才加盟補缺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也指出,中國是否有能力挑起大樑,順利、成功地運營亞投行,一直受外界質疑。
面對挑戰,張明建議,聘請世界銀行、亞行等高級管理人員、局長、國別代表以及專業人才加盟到亞投行,來彌補自身運用管理的劣勢;與世界銀行、亞行、歐洲投資銀行等 「老師們」主動籌商,建立一個基於基礎設施投資的長效合作機制,以填補在運作管理、盈利、風控、信息披露等領域的「信用」差距;亞投行還可以在資本結構、流動性安排、融資機制以及外部支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創新,建立一個比世界銀行、亞行等更為完善、更具彈性的機制;並在相關經濟體和國際金融中心設立代表處,以了解市場和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