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A股節節攀升,市場情緒愈來愈樂觀,就連官方媒體也加入了唱好A股的行列。《人民日報》昨日刊登兩篇長文力挺A股,稱「從成交活躍度、個股火爆度以及新入市投資者蜂擁而入的場景來看,A股市場確實已處在牛市中」。又引述專家指出,「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國企改革等重大舉措的推進,都將為股市帶來正能量。
《人民日報》昨日刊登題為《把握牛市「紅利」》和《股市「牛氣」哪裡來》的兩篇長文,指今年以來大盤股和小盤股基本是齊漲共飛。據統計顯示,年初至3月27日,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14.11%和36.77%。中小市值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藍籌股,中小板指數上漲44.25%,創業板指數漲幅達57.89%。這樣的市況下,「滿倉踏空」的尷尬基本沒有了,讓人感覺今年股市上漲的「含金量」更高。
牛市提振經濟新常態信心
文章指,牛市可以成為增強發展信心的「加油站」。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增速放緩是重要特徵之一,對此本無需大驚小怪。雖然目前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前行道路上也還有不少風險和挑戰,但股市上漲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經濟依然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基本面並未因增速放緩而發生逆轉。股市信心高漲,提振了全社會的發展信心,讓人們能夠更加平和、積極地看待新常態下的種種新現象。
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滕印認為,股市表現與經濟大勢並不完全是正相關的關係,並非股市好的時候經濟運行就一定也好。股市從根本上還是受供求關係影響。近期大漲主要是由於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而引起價格上漲。
券商指資金湧入功不可沒
中信證券研究部市場研究團隊首席市場策略師張群亦表示,股市反應一般會先於實體經濟。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正加快推進,全國兩會對今年經濟發展勾畫了藍圖,這些因素提振着市場各方對中國經濟穩健運行的信心。另外,槓桿因素在股市上漲中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大量資金進入對股市上漲功不可沒。
對於股市未來前景,張群認為,靜態看,創業板市盈率確實偏高,但若動態看估值,參考2015年公司的業績預測,很多公司成長性良好,其高估值是有業績表現支撐的。同時,考慮到國家大力推廣「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創業板、中小板中會有更多企業因此而受益,高估值也反映出市場對於新興行業中長期政策導向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