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52年,孫基宗在昆明巫家壩機場留影。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陸將邀請台灣及海外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出席紀念活動。雲南作為昔日抗日主要戰場,有這樣一個朝鮮鐵漢孫基宗,曾擔任蔣介石私人飛機駕駛員,飛越過「死亡航線」駝峰航線,為中國內地運送抗戰物資,曾獲國民政府頒發宣威勳章,直至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掩埋着自己的鄉愁,在昆明終老辭世,親人按照其遺願,把骨灰安葬朝鮮。清明節前夕,記者採訪孫基宗的女兒孫國娟,得見孫基宗遺孀陳功正,由二人講述孫家兩代的抗日故事。■香港文匯報記者 霍蓉 雲南報道■歷史照片由孫國娟提供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代表性女畫家,孫國娟的家庭背景在藝術圈裡早已非秘密--她父親孫基宗是朝鮮人,曾擔任蔣介石私人飛機駕駛員,母親陳功正則是國民黨軍官陳積善的女兒。可能礙於身份,她從來沒有深入談論過其父親。這天,她首次說出父親的故事,並提供了大量歷史照片。
出生革命世家 學駕飛機救亡
孫國娟的父親孫基宗1911年出生於朝鮮黃海南道殷栗。1910年,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爭取獨立,1919年,孫國娟的祖父孫斗煥隨老師、「朝鮮獨立運動領袖」金九來到上海,在韓國臨時政府協助金九工作。孫基宗9歲時(1920年)隨曾祖父孫昌濂和祖母、妹妹到上海與父親孫斗煥會合。為了獲得抗日支持,金九曾密會蔣介石,並獲百萬資金,同時,朝鮮愛國青年開始參加國民政府組織的武裝培訓。
在上海,孫斗煥家裡「非常窮,只有一件大衣,相互換着穿」,孫基宗在虹口完成學業。孫國娟後來得悉父親看着祖父每天用文字搞革命,那麼窮,覺得抗日救亡要有真槍實彈、要有一技之長傍身才安全,所以,孫基宗後來學習飛機駕駛。
也因為金九和蔣介石的政治關係,1925年,孫斗煥進入廣州黃埔軍校,在蔣介石和北伐總司令李濟深的辦公室做副官,負責招募和培訓朝鮮青年,認識了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運送抗日物資 獲頒宣威勳章
孫國娟指出,因為孫斗煥與蔣介石和李濟深的工作關係,總統性命安全要託付可以信任的人,「於是父親收到一封信,全部是英文的,就去了」。1931年,孫基宗調往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介石「委員長侍從室飛機管理處」,任蔣介石私人飛機隨機機械員兼副駕駛,管理處由德國人史坦納司和中國人衣復恩負責。
「當時,蔣介石私人飛機的正駕駛是美國人斯密斯,還有德國人,他們只會講英文,」孫國娟回憶說:「我父親孫基宗會說英文、韓文、日文、上海話。」孫國娟母親陳功正回憶說:「當時的孫基宗也是隱藏了身份的。」
1931年到1937年,孫基宗跟隨了蔣介石整整七年,這七年,從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上海虹口人肉炸彈到七七事變......遭日軍襲擊的中國各地慘不忍睹,是極度艱苦的中國人不願被敵人俘虜生擒,個個以精忠報國、英勇戰死為榮的年代。這個時代滿目瘡痍。
後來,孫國娟到南京尋根,在第二國家檔案館查閱資料時找到了父親的足跡:孫基宗作為一名戰士往返於「死亡航線」駝峰航線,為內地運送物資給養。國民政府為了感謝他在抗日時做出的貢獻,授予了宣威勳章。
任飛機工程師 飛越抗戰前線
1937年,上海失守,國民政府遷往重慶。為了抗日,蔣介石需要用他的飛機拉軍火,正駕駛斯密斯辭職,「我的父親就和衣復恩一架飛機,衣後來成為台灣空軍創始人。」孫國娟說。1940年,朝鮮光復軍在重慶成立。1941年,重慶南川機場一架飛機怎麼修都修不好,孫基宗一修就修好了,於是就把他調到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任飛行工程師。一年後,日軍切斷滇緬公路,封鎖了幾乎所有空中航線,為了衝破封鎖,國民政府從喜馬拉雅山開闢駝峰航線,雲南成為抗日主要戰場。1945年,孫基宗調任國民政府中國航空公司副駕駛,飛行緬甸、印度、昆明、保山、麗江抗戰前線,後來全家搬遷到雲南昆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孫基宗一直留在中國,先後擔任上海民航飛行副駕駛、重慶民航飛行工程師、雲南民航航空地面設備工程師。
1991年,孫基宗在雲南昆明去世,按照其生前願望,孫國娟在朝鮮的哥哥把他的骨灰安葬在朝鮮新義州。孫國娟看來,「一個始終懷着鄉愁的人,一生都會有一種擺脫不去的漂泊感」,要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