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軍隊跨區基地化訓練第一場指揮對抗演練3月底在陸軍指揮學院和南京軍區三界訓練基地落下帷幕。據中新社報道,演練採取導演部點評、專家點評和部隊自評的方式,深入查找與戰鬥力不相適應的問題。分析認為,這是解放軍推進軍事訓練深入發展,使訓練更加貼近實戰的重要舉措。
針對實戰加大難度
「和平時期,軍隊的核心任務就是以使命任務為牽引,做好軍事鬥爭準備,搞好軍事訓練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近幾年,在不斷總結問題的基礎上,中國軍隊加大了訓練難度,注重從實戰需要出發,使得訓練的針對性、目的性更強。」長期從事軍事訓練研究的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潘新毛昨日表示。
跨區基地化訓練已成為中國軍隊實戰化訓練的新常態。今年,有29個旅(團)赴6個訓練基地和場區開展實戰化演練,較之去年,規模更大、範圍更廣、標準更高,着眼強化練兵打仗思想,強化訓練改革創新,強化作戰指揮和技戰術訓練,堅持「重檢驗不重評比、重實效不重形式、重檢討不重輸贏」的訓練指導,更突出指揮員作戰籌劃與指揮控制訓練、全要素對抗訓練、陸空協同訓練、新型力量與傳統力量融合訓練和戰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
空軍首出島鏈訓練
同樣是在3月底,中國空軍飛機首次經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當天返航。潘新毛說,空軍多機型、多架次出島鏈訓練,這在以往是沒有的,而海軍出島鏈訓練已經常態化。現代戰爭的戰場是不固定的,戰場環境更複雜,兵力的運用與訓練是緊密相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大跨區演訓力度,從難、從嚴、從實出發,是提升戰鬥力的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