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北京舉行的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儀式上,首批創始成員代表相互祝酒。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3月31日是亞投行接收新意向創始成員申請的截止日期。截至4月1日24時,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共計有52個國家和地區申請或者意向表態成為創始成員。這些國家和地區遍佈五大洲,4月底,亞投行將在北京舉行創始工作會議,所有成員將共同進行最初的探討,其中首先關心的是股權(投票權)的分配問題,另一重大問題則是治理結構中的首任行長及副行長結構以及人選。
在4月底的北京會議上,所有成員將共同進行最初的探討,其中首先關心的是股權的分配問題。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說,亞投行的法定資本金是1,000億美元,初始階段的資本將達500億美元,這其中亞洲國家的佔股將達到約75%,非亞洲國家將佔25%左右。
非亞洲國家佔股之所以比較低,金立群解釋說:「當我們邀請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參與進來的時候,我們主要不是希望他們多出錢,而是希望歐洲國家的加入能夠在公司治理、技術支持等方面貢獻經驗和智慧,促進這個機構的發展。」
金立群表示,在美國、日本等一些大國沒有參與之前,為了保證股本金達到一定規模,使亞投行能夠如期開張運行,在初創階段中國的出資額可最高達50%,這是根據亞洲地區各經濟體的體量確定的。
有資深外交人士表示,目前亞洲區域內的分配模式比較明確的是根據GDP水平,「更大的問題在於區域外國家,目前還沒有確定具體如何分配。」
商首任正副行長人選
除去投票權外,治理結構中首任行長及副行長結構以及人選是另一大重要的問題。
近期,有關亞投行的高管人選一直備受關注。由於中金公司前董事長金立群、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陳歡分別擔任亞投行中方籌備組正、副組長,因此被外界認為將成為亞投行的高管。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王朝才認為,中國人作為第一任行長將起到積極作用,但目前亞投行下一步機制還在商討之中。
有關副行長的設置問題,有傳言將從區域內和區域外國家分別固定幾個席位。
國際關係專家金燦榮接受媒體採訪表示,「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大國進來都是有要求的,至少要給一個副行長,但是副行長沒那麼多,這個時候就要平衡了。以前我們跟着美國走,不用操心太多,現在自己要當老大了,肯定很難,每個國家都有要求,擺平很不容易。」
前述資深外交人士向傳媒表示,期待北京的第一輪工作會議能夠確定投票權的問題,第二輪會議開始探討銀行本身運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