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股狂牛 金管局入市


放大圖片

■港股連續第二日踏進「大時代」,但市況極度波動。 彭博社

先飆1,686點急回1,190點 2,939億成交新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梁偉聰)港股連續第二日踏進「大時代」,熱錢湧入刺激港匯走強,金管局昨晚8個月來再出手壓港匯,大市亦再創5項新高紀錄(見表),全日成交逼近3,000億元。但市況極度波動,瓻高開676點後,最多曾升1,686點,其後急回調1,190點,全日收報26,944點,升707點。散戶形容北水湧入令港股變得「A股化」,「心血少年紀大,根本頂唔順,得個睇字」。財爺曾俊華則形容,港股近日成交大增是有實質需求支持,不擔心港股會「A股化」,但股民亦需小心留意各方面的情況,才作出投資決定。

港交所飆8.9% 聯想藍籌最強

港股成交持續暢旺,主板連創業板成交額高達2,939.1億元再創紀錄,較上日多約415億元。南向投資的「港股通」每日105億元人民幣的額度繼續用爆,港交所(0388)繼續成為升市火車頭,昨獲麥格理及交銀國際上調目標價,開市一度高見250元,其後升幅收窄,全日大升8.9%,收報239.6元,市值達2,799億元。藍籌股方面,更有20隻股份創52周新高,聯想(0992)升9.1%為最強藍籌。前日逆市下跌的長和(0001),昨終升5.34%,收報165.7元創新高。

「連豬都會飛」 港股「A股化」

正所謂「站在風口,連豬都會飛」,有散戶就為求乘風而上,不惜偷偷入市。不願上鏡的陳太在11時才到證券行,她指是為了免得家人擔心,待家人上班後才敢出門。但她亦深明現時入市可能「接火棒」,因為港股簡直是「A股化」,大量內地股民入市以大陸模式炒股,完全不理股票的基本面,純粹賺快錢跟風炒股,單日股價劇烈波動。

散戶黃小姐亦表示,現時港股表現合乎內地散戶的作風,「買升不買跌」,預期「重有排升」,她指現時只需緊貼內地走,根本不需理會外圍的情況,如美國何時加息等。她認為,上千億元的成交,很可能意味茪漲a有萬億元公募基金正湧下來,未來部署會買入內銀及內險等仍有價差的股票。

散戶:簡直係「跳樓機」得個睇字

北水洶湧南下,內地資金大舉湧入港股,但並非每個散戶都感到樂觀。散戶關先生就形容,港股已經不是坐「過山車」,「直頭勁過『過山車』,簡直係『跳樓機』,心血少年紀大根本頂唔順,得個睇字。」他指,內地以散戶主導,(很多人)又未曾經歷股災,一窩蜂入市實在非常危險,本港散戶根入不敢入市,「買得鵅A都係內地人」,現時入市只是「鬥摸頂」。

散戶唐太現時持有多隻中資證券股,這兩日都未有沽出。她亦抽中今日上市的廣發証券(1776),並打算長期持有,等「深港通」開通時再作部署。但是,她認為現時本港的創業板仍有追落後的空間,買到部分低殘個股更是「冷手執個熱煎堆」。但她暫未有計劃買入深圳的創業板股票,主要是不太熟悉,而且內地股市的漲跌停板制度亦令她覺得風險太大。

曾俊華勸小心投資 不憂「A股化」

面臨港股「大時代」,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開腔告誡散戶,小心波動。他指,港股日前確實升得很多,破多項紀錄,但最近成交起落相當大,他告誡小市民及小投資者,小心留意各方面的情況,才作出投資決定。

曾俊華又指,現時所見的情況都是「實質的」,看不到股市有泡沫爆破風險,又認為有多個元素,導致港股近日急升,包括幾日長假期積壓下來的需求、巿場大勢及中證監放寬機構投資者來港投資規限等。但他不會擔心香港股市「A股化」,並指本港有整體上的需要。

對於交投急增,會否加快「深港通」的推出,曾俊華就指兩件事是「不同的事」,兩者市場不同,又指兩件事都正進行中,又透露正考慮增加「滬港通」的額度,但未有時間表。

相關新聞
港股狂牛 金管局入市 (圖)
熱錢推升 港股料見32000 (圖)
梁振英:兩地一家人 不計較同進步 (圖)
林鄭:政改方案或下周三交立會
「反水客」禍連綿 旅業臨「寒冬」 (圖)
吳康民:激進勢力綁架反對派 (圖)
中國首將打假擴至境外 (圖)
警查疑車遭拖行10米仆傷 (圖)
工程車撼的士尾 捲兩浸大生入車底 (圖)
水署新法海底換管快一半 (圖)
梁錦松:「一帶一路」助港成伊斯蘭金融中心 (圖)
港大「房顫」App計中風風險 (圖)
閩PX廠明火撲熄 周邊村民陸續回家 (圖)
外交部:南沙島礁擴建無可非議 (圖)
滬迪士尼地鐵線裝「中國心」 最快90秒一班 (圖)
穗男闖幼園 螺絲批刺傷6童 (圖)
有片有真相 美警戴鏡頭執法呼聲增 (圖)
意漢持槍血洗法院 殺法官律師釀4死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