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納粹魔頭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自二戰結束後,一直被德國列為禁書。今年底該書解禁,德國計劃明年一月推出新版,將原書的七百頁,增加至二千頁,詳盡地補充了批判註釋,希望世人重新認識希魔的真面目。
德國現代歷史學院宣告再版消息後,隨即引起爭議。希魔在書中的觀點激進,他建議種族清洗,對猶太人充滿仇恨。國際間反對出新書的學者認為,該書「對公眾太危險」,而猶太人團體則批評,該書「超出人類常理」。
支持出新書的人則認為,《我》書粗製濫造,論點荒誕。倘若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出版,讓德國人一早意識到希特勒的病態狂妄,那時候,就不會擁護他奪權執政,二戰亦不會發生,歷史將改寫。
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文章指,最暢銷的書,可能是最不適宜閱讀的書,例如: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A Brief of History of Time)、《聖經》、《可蘭經》等。而《我》書便屬此類,虛有其名,不值一讀。
希特勒的文章雜亂無章,條理不清,讀者看完《我》書後,會恥笑他。德國歷史學家費詩特(Joachim Fest)認為,希特勒年輕時逃到維也納,被關進難民營。他的思想與營裡的青年人一樣,充滿青春期的幻想;他所想所寫的,與交配、雞姦、性變態、強姦、毒血等有關,文章不堪入目。該書正顯露出:希特勒是撒旦、惡魔。
正因為素質如此低劣,《我》書更應該出新版,讓新一代年輕人擦亮眼睛。
一九二三年納粹黨在慕尼黑發起啤酒館政變,三十四歲的希特勒參與其中,事敗被捕 。他在蘭茨貝格(Landsberg)監獄認識同黨赫斯(Rudolf Hess),兩人一見如故,希特勒口述《我的奮鬥》,由赫斯執筆。後來赫斯成為希特勒的心腹、秘書和繼承人。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前,《我》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一千二百萬德國人更是人手一本。戰後,盟軍將《我》列為禁書,版權歸德國巴伐利亞州。今年底版權屆滿。
希特勒曾經說過:「如果在一九二四年時,早知道自己會當選第三帝國元首,就不會出版《我的奮鬥》。」他心知肚明,該書有負面影響。
反對再版的猶太人組織認為,《我》書違反人類的邏輯思維,雖然再版書加入了對文章的批判註釋,卻無法為希特勒的個人下註釋。此做法,極度危險。
《每日電訊報》文章持相反意見。「如果明年放棄出新版,反而增加了《我》書的神秘感,令德國年輕人對該書更加充滿好奇和幻想,導致一些思想未成熟的青年誤入歧途,成為恐怖分子。」
《我》書雖令德國尷尬,但評論文章指,現代德國人應該有自信,向世人展示本國歷史陰暗的一面,迎接《我》書再版。
一個偉大和勇敢的民族,應該敢於承認錯誤和面對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