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五月七日英國舉行大選。自二戰以來,主導英國政局的是傳統的右派(保守黨)和左派(工黨),但據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蘇格蘭國家黨和英國獨立黨的得分率節節上升。今次選舉結果,傳統的左右兩黨制可能終結,他們將無法實現獨立組閣。
BBC曾經以「百年最佳首相」為題,進行民意調查,排名第一位的,是曾經兩次擔任首相的邱吉爾。下星期大選結果,能否選出像邱吉爾那樣的優秀人才?
今年是邱吉爾逝世五十周年,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趁機出書《邱吉爾:如何締造歷史》(The Churchill Factor: How One Man Made History)。他在書中列舉邱吉爾的天才橫溢、務實能幹,是現代叱咤風雲的政治家。他呼籲選民慎思,挑選一位能夠締造歷史的首相。
邱吉爾出生於一八七四年,一九零零年代表保守黨參選國會議員,從此開始了長達六十一年的政治生涯。他在一九四零年和一九五一年擔任首相,領導英國贏得二次大戰,有「戰時首相」之稱。
邱吉爾不只是傑出的政治家,他曾任職記者,也是出色的作家和畫家。他的二戰回憶錄《不需要的戰爭》奪得一九五三年諾貝爾文學獎。邱吉爾的巨著《英語》顯示他的博學多才,他掌握十二萬個詞匯,比莎士比亞和狄更斯加起來還要多。
約翰遜此時此刻寫邱吉爾,別有用心。他二零零四年任保守黨副主席,四年後任倫敦市長,被視為首相熱門人選,是現任首相卡梅倫的接班人。《獨立報》評論文章指出,事實上約翰遜和邱吉爾很相似:他們同樣出生於富貴家庭,個性鮮明,行事怪誕,口沒遮攔,衣着隨便。他們都曾任職記者,喜歡寫作。
文章說,別以為約翰遜終日嬉皮笑臉、頭髮蓬亂,其實他是歷史學家,出版過歷史著作《羅馬之夢》。他和邱吉爾一樣,有無窮精力,全職上班之餘還有精神寫書。他們都是多產的天才。
而約翰遜在《吉》書裡,也是用嬉笑怒罵的筆法去描寫邱吉爾。他說,當年邱吉爾入主唐寧街首相府時,被人取笑他是「首相府內帶醉的管家」,就像電視劇《唐頓莊園》裡的管家一樣,沒有主人的威嚴。
約翰遜這番形容,令人想起他在北京奧運會時的衣衫不整,吊兒郎當。
約翰遜讚揚邱吉爾對國家貢獻良多,如:提出國民保險制度,將英國變為福利國家;爭取合法最低薪金;交換勞工;縮減刑期;將發放養老金年限,從七十歲降為六十五歲等。約翰遜認為,保守黨如果真的尊敬邱吉爾,需明白和學習他所做的一切。
但約翰遜隱惡揚善,對邱吉爾的缺點隻字不提。邱吉爾的種族歧視人所共知,《觀察者》刊物指出,一九四三年孟加拉鬧飢荒,邱吉爾袖手旁觀,導致三百萬人餓死。一九一五年一次大戰,邱吉爾時任海軍大臣,他在土耳其海峽加利波利(Gallipoli)戰役用兵錯誤,英兵死傷枕藉,如同「大屠殺」。但約翰遜卻替邱吉爾辯護。
人無完人,歷史自會替他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