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時隔2個月央行再度降息,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此次央行降息25基點,符合市場預期,旨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有利於穩增長,遏制經濟下行趨勢。同時,也標誌着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控思路由此前的「穩健」操作轉向實際上的「寬鬆」。但單次降息不足以完全緩解實際利率攀升,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應有進一步寬鬆舉措穩增長抗通縮,預計下一步或有50基點降準。
下一步或降準50基點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央行降息25基點,符合市場預期。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通縮風險上升的背景下,降息既是形勢所逼,亦為明智之舉。其有助於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但單次降息不足以完全緩解實際利率攀升,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應有進一步寬鬆舉措穩增長抗通縮,預計下一步或有50基點降準。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未改,各項指標未見好轉,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是歐美的兩倍以上,持續降息是必要的。
標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此次降息標誌着貨幣政策調控思路由此前的「穩健」操作轉向實際上的「寬鬆」。以此支持融資成本的下降和地方債置換。但如不輔以流動性的寬鬆,利率的下降就很難持續,預計下一階段央行將以常態化的降準或PSL壓低3個月以上期限利率。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央行降息,其目的是用強有力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同時對減緩股市的下跌速度和下跌節奏有非常重要影響。但降息並不能改變大部分股票在全球市場中處於絕對高估的基本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