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指今次減息是實體經濟的「及時雨」。圖為深圳一家電子企業車間。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央行昨天宣布減息。此為中國央行2015年以來第二次降息,也是自2014年11月以來半年時間內的第三次降息,其重要背景便是當前實體經濟仍面臨不小挑戰。內地專家分析,此次減息及隨着官方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地,實體經濟有望從減負「及時雨」中得到發展的新動力。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分析,由於企業融資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而目前通脹率持續走低,「有一定通貨緊縮的壓力」,「因此造成企業融資成本高企,影響了投資和消費,也影響了經濟增長。」
徐洪才說三「現在的政策實際上是過去半年政策的加碼,有針對性地增加了力度。下一步,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減緩,投資、消費,包括地產和股票市場等,都將因此受益,對整個宏觀經濟穩定非常有益。」
在貨幣政策之外,官方正使用更多手段為企業減負。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慕冰日前表示,銀監會下階段將進一步清理和規範收費項目。對於不服務只收費的,要堅決取消並查處;對於能在利差中補償的,不再另外收費;對於必須保留的補償成本性收費,要嚴格控制收費水平,能降低的盡可能降低。
專家表示,上述舉措將與今年以來的若干簡政放權、減免稅費和貨幣政策工具等措施一道,作用於實體經濟,幫助企業更好地爬坡過坎,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