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的岩石年齡以億年計算,人類歷史數到盡也只有700萬年,毫不起眼的石頭原來是珍貴的自然遺產!其中在中國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範圍內的橋咀洲,位於西貢牛尾海,該島向南北伸展,兩端尖削,島上可找到多種火山岩和火成岩。該島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將島的西端與另一小島-橋頭連接起來,到此一遊,可提高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及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
橋咀郊野公園位於西貢牛尾海,佔地100公頃,成立於1979年,是本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及至2009年,中國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開園,包括西貢火山岩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兩個園區,共有八個景區,包括糧船灣、印洲塘、甕缸群島、赤門、果洲群島、赤洲黃竹角咀、橋咀洲及東平洲,面積達50平方公里。
「菠蘿包石」怪石例證
橋咀洲是西貢其中一個狹長島嶼,沿南北方向伸延,島上大部分列入橋咀郊野公園,是全港面積最小的郊野公園。橋咀洲與附近的橋頭島由一條天然沙堤連接,屬海岸沉積地貌,地理上稱為連島沙洲。橋咀的沙堤長約250米,兩側靠海處為中細顆粒的砂,夾雜貝殼碎屑,中央則由含礫粗砂組成。橋咀的連島沙洲隨着海潮漲落而時隱時現,極具特色,可遇不可求,所以特別具吸引力,許多遊客也愛在退潮時分到此漫步或戲水。
經過長年風化剝落的聞名石塊--「菠蘿包石」最為神似,令遊人有吃下肚的衝動。橋咀洲又是被海浪侵蝕的最佳例證,雕塑出海星灣、浪芒灣、廈門灣和石鼓環等大小海灣和岬角。當中海星灣的橋咀泳灘和廈門灣的水質最令人愜意,擁有天然海濱沙灘,泳季還有救生員當值,灘畔更有燒烤爐及小食供應。
火山沉積岩天然海床
橋咀洲毗鄰西貢市中心,位於西貢牛尾海,水深約1米至15米,東面沿岸滿佈硬珊瑚群體,水深6米處的海床則滿佈幼沙及碎石;燈塔對開的大石沿岸一帶為魚、蟹藏身之所,當中包括馬蹄蟹。有多種火山岩及火山沉積岩,當中包括流紋岩、火山角礫岩和二長岩,展示這裡在一億多年前曾位於西貢破火山口邊緣。橋咀洲更是季節魚類遷徙途徑,成為香港近岸拍攝的最佳潛點。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則位於西貢蕉坑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面積約160平方米,目的是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公園融合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以保育、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旅客可乘船參觀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的多個文化、生態及地質景區。在參觀遊客中心後,可前往戶外的岩石學園,這條由岩石標本組成的步道,展出了30項不同類型、在香港各處搜集得來的大型岩石標本,並有解說牌說明岩石的形成及年代等資料,你更可親手觸摸標本,感覺一下不同岩石的特點。
西貢碼頭有很多船家游說遊客往橋咀洲島遊玩,渡船都是由捕魚的船隻改裝而成,很有漁家風味,班次很密十分方便,船行十多分鐘便到達橋咀洲。踏上未被修葺的「碼頭」,映入眼前一邊是條紋斑雜岩和流紋岩石灘,一邊是水清沙幼泳灘,很是吸引。
交通:於西貢巴士總站旁,可乘搭街渡前往橋咀或廈門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