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城大網頁上星期紀錄所見仍標明鄭宇碩的職銜是「Chair Professor」。
城大職銜搣走「講座」 教界促交代調查結果免損校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屢次被揭醜聞的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再被校方降職。20年前已被投訴涉嫌剽竊最終降職收場的他,去年再被投訴涉嫌學術剽竊,由校方立案調查。城大近日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有關調查已經完成,並提交大學紀律小組審議,又將結果知會了學務副校長及鄭宇碩本人,但以「私隱」為由拒絕透露其他資料。不過,本報記者發現,鄭宇碩在城大網頁中顯示的職銜,近日已悄悄由「講座教授」改為「教授」,且不再列席大學教務會 ,反映他已被校方「燉冬菇」。學界人士指,城大不肯公布調查結果,難釋公眾疑慮,或會影響學校的信譽及形象,促校方交代事件(見另稿)。
早於1995年時,鄭宇碩已曾被投訴涉嫌「學術剽竊」,經校方調查後,由人文及社科院院長降職為講座教授。有關處分理應讓人格外警覺學術誠信的問題,但鄭宇碩去年卻再被前研究助理投訴涉嫌「學術剽竊」,事件引起學界關注、社會譁然,校方終立案調查。
屢涉「學術不誠實」遭投訴
城大去年7月接獲署名投訴信,指鄭宇碩多次涉嫌「學術不誠實」,包括於約10年前多次利用與內地學者合作的研究成果,將論文翻譯成英文,再以「第一作者」名義出版,變相將論文「收歸名下」,涉嫌剽竊。另一個案則為去年鄭宇碩以個人名義於國際期刊發表一篇論文,內容與一內地學者前年交給他的文章「基本一致」,鄭宣稱論文是二人合著,只是「漏登」該內地學者名字。
此外又有指另一位城大講師也是「受害人」,因怕惹麻煩而未有聲張。
事件性質嚴重 城大立案調查
由於事件性質嚴重,城大其後立案調查,成立初步調查委員會,並表示若表面證據成立,則會成立正式委員會聆訊調查。事隔10個月,本報於日前向城大查詢調查結果,城大發言人回應指,校方成立的2個獨立調查委員會已完成調查,並把報告提交大學的紀律小組審議。發言人指,紀律小組經詳細審議後已「作出決定」,並知會了學務副校長及鄭宇碩有關決定,但「由於涉及私隱,校方不便透露有關詳情」。
本報記者翻閱1995年時鄭宇碩被投訴學術剽竊的處理方式,當時城大的校董會在調查完成後,發聲明公布調查結論及相應處分,而現在校方不肯公布調查結果,反映城大20年後對資訊的公布反而「大倒退」。
職銜降「教授」不再列席教務會
在城大校方「作出決定」的同時,鄭宇碩於城大公共政策學系網頁的介紹也「低調地」改變,未知兩者是否相關。本報發現,上星期鄭宇碩在學系的職銜仍列明為「Chair Professor(講座教授)」,但昨所見「Chair」被去掉只剩下「Professor(教授)」一字;另一方面,城大所有講座教授都列席、主理全校學術事務的教務會(Senate)中,其本月更新的成員名單也不見鄭宇碩的名字。
本報記者近日向多名城大校董會或教務會成員查詢有關事件,他們均表示不曾在會議上作出相關討論,也不知調查的結論或結果。另記者昨也曾多次致電鄭宇碩,並向他發電郵查詢,但至半夜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