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河村不外出打工的村民,在農忙時,都願意到流轉企業做臨時工,每天可以掙到80元的收入。 本報安徽傳真
農民:昔日急拋荒 今朝難收回
作為內地首批3個農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整省推進試點省份之一,安徽早在2008年就以村為單位選點開展了試點探索。2014年,安徽在全省20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區)整縣推進試點,在其他縣(市、區)各選1個鄉鎮擴大試點,試點土地面積達2,820萬畝。今年,安徽計劃再完成65個縣(市、區)試點任務,同時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其中,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任務將力爭到2016年全省基本完成。然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讓那些因歷史遺留問題產生糾紛的農民一時間手足無措。■香港文匯報記者趙臣、張玲傑 安徽報道
在簡單自我介紹後,49歲的李誠翠便開始了傾述。1995年,「二輪承包」時,她家共分到約7畝田(當地稱「老畝子」,一畝約1,000平方米),但由於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主勞動力,耕種不了這麼多,如別人不願意種,就只能拋荒。1997年左右,李誠翠家把其中的3畝田給了同村的另一戶人家耕種。雙方達成口頭協議,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當時的農業稅需要代耕方繳納。
2014年,李誠翠家所在的含山縣小河村開始推進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李誠翠介紹,由於家裡老人多,現今生活困難,她家曾多次找代耕方協商,希望能收回那3畝田。但遭到了對方拒絕,理由是「給我做了就是我的」。後來,村委會亦介入進行多次協調,但由於雙方互不退讓,糾紛依然沒能得到解決。李誠翠表示,如果對方始終不願意歸還,最後只能走法律渠道,去縣城打官司。
婆婆患尿毒症年支2萬
李誠翠對記者說,想要回那3畝田,主要是因為自己家的經濟壓力太大。李誠翠的兒子今年25歲,正在安徽工業大學上學,學費和生活費一年要1萬多元(人民幣,下同)。同時,她家還有3位老人需要贍養。李誠翠的公公今年83歲,婆婆76歲。丈夫的外祖母常年臥榻在床,已96歲。因為婆婆是獨生女,外祖母已在他們家生活多年。李誠翠介紹,婆婆患有尿毒症,現在每個星期透析3次,治療費1,000多元。雖然醫療保險可以報銷大部分,但一年下來,加上其他藥物的費用,婆婆的治病養病開支,至少要2萬多元。
李誠翠的丈夫是木匠,平時做一些裝修房子的零活,一年收入約3萬元左右。李誠翠說,要不是為了照顧家裡的老人,夫妻倆早就出去打工了,那樣生活會比現在好很多。李誠翠曾經在村子附近的服裝廠上過班。她介紹,早上7點出門,中午11點鐘下班休息一個小時,一直到晚上六點。為了更好地照顧家裡的老人,夫妻倆商量後,李誠翠辭了服裝廠的工作。
土地流轉後收入翻兩番
李誠翠現今在承包自家農田的企業安徽聯邦農業公司打零工,農忙時幫忙種水稻,管理大棚。薪資按天算,上班每天80元,平均每個月收入在1,700左右。另外,李誠翠家的農田在2013年已流轉給聯邦農業公司,每年每畝(666.6平米)租金600元,以後還將逐年增加。李誠翠介紹,以前自家耕種,棉花加水稻,一年的毛收入也就6,000元左右。現在,她家的農田租金,再加上她不用幹農活,出來打零工的薪資收入,至少是以前種田的4倍。
然而,李誠翠家想收回的3畝田也被代耕方在2013年流轉給了聯邦農業公司。農田租金和政府的各種農業補貼,都歸耕種戶領取。目前,小河村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進行到田畝丈量界定的校對階段,接下來就是公示和每戶簽字、頒證。李誠翠說:「當時這個田我只是給你種的,並不是就是給你了。」她介紹,為了能給家裡老人的生活多一份保障,已諮詢過縣裡的律師,因為有「二輪承包」時的田畝承包合同證書在,肯定能勝訴。但考慮到鄰里關係和以後的相處,她跟丈夫又都不希望真走到那一步。
小河村共有100多戶人家。該村所屬東山行政村村支部書記王傳奇介紹,小河村涉及糾紛的有六七戶。他稱,在確權工作中,相比統計田畝、校對等,最難辦的還是糾紛問題,不好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