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白光下的羽毛化石,只有羽枝可見(左圖甲);在特別的偏振光下,隱約見到小羽枝的痕跡(左圖乙);利用「激光刺激熒光(LSF)」技術作背光以突顯羽毛背後的岩石基質,即可展現出小羽枝的詳細特徵(左圖丙)。港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子優)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兼古脊椎研究所主管的文嘉棋與8位來自美國及內地的學者,合作研發出名為「激光刺激熒光(LSF,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的新技術,可於不破壞化石的情況下顯示出更清晰的細節,供科學家準確分析相關礦物及古生物特徵。有關技術讓研究團隊將羽毛化石中直徑約0.01毫米的小羽枝軟組織清楚呈現出來,亦可用以鑑定偽造或經人工方法合成的假化石,有望成為未來古生物研究的重要主流技術,並成功獲刊登於科學期刊《PLOS ONE》中。
新的LSF技術主要是利用激光取代一般的紫外光,使通常不會熒光的化石,在受激光的刺激下發出熒光;而每一種的激光顏色代表不同波長的光,不同波長的光能使化石上的礦物有不同的刺激反應,而科學家則可利用相機鏡頭拍攝熒光影像進行深入分析當中的細節。除能準確地分析微小的化石,科學家亦可利用LSF,把激光投射在較大的標本進行研究。
4000元便能設站研究恐龍
在《PLOS ONE》刊登的學術文章中,研究隊伍以多個例子展示新技術的應用,其中一項研究分析了於美國懷俄明州西部綠河組發現、約五千萬年前的鳥類羽毛軟組織化石。在普通燈光下,羽毛化石上的羽枝是顯而易見,但卻無法觀察環環相扣的小羽枝;而當利用LSF背光觀察該化石時,廣泛分布在化石上、直徑約0.01毫米的小羽枝即變得清晰可見。若未有LSF技術,有關研究恐怕已假設那些羽毛缺乏小羽枝。
研究隊伍亦發現,LSF技術能識別埋藏在岩石基質下的化石,從而自動化和加快把微化石從礫石中篩選出來,更可用於分析不能從發現地點掘出來的化石,甚至鑑定偽造或經人工方法合成的假化石。
LSF為化石中的骨、軟組織、動物皮膚和植物表皮保護層,以及周圍岩石基質提供一種即時而非入侵性的化學識別,也為古生物研究新增一項有效的非破壞性研究方法。而以往要尋找隱藏在岩石基質內的化石,往往需要採用昂貴的X光或電腦掃描法,但如能有效利用LSF,研究人員只需花約港幣4,000元便可迅速設立研究站,未來只需用激光掃描一下恐龍化石,便可知道隱藏在化石內的豐富知識。
是次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西雅圖柏克博物館古生物學研究助理Thomas Kaye形容,激光熒光能發現一些前所未見和未知化石特徵,打開了化石研究的大門。文嘉棋補充指,LSF將成為古生物研究中一個重要的主流技術,研究隊伍希望此技術能發揮其功能,進一步推動古生物研究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