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般宴席的菜單有燕窩、海參、娃娃魚等名貴菜品。本報福建傳真
「老家的禮俗越來越繁多,隨禮都隨怕了」,說起今年春節回晉江安海老家參加侄子婚宴的情景,香港的蔡女士記憶猶新,「我十多年沒回來了,這次回鄉探親,發現和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樣。」
蔡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定居香港三十多年,早幾年常回鄉探親。那時候老家的生活並不好,她回去都要帶很多東西送給親戚朋友,有衣服、金飾、藥品、西洋參......過年時,還要給老人和小孩包紅包,大家都非常開心。
「以前老家人對我們這些到香港、南洋工作的人都叫『番客』。看到我們大包小包回家,都很高興。可是今年我要回家時,打電話問他們有沒有需要帶的東西,他們都說不用帶,人回來就好。不僅如此,我返回香港時,他們還非得讓我帶些家鄉的土特產走。」今非昔比,蔡女士有點開心,又有點無奈。
隨禮高達幾萬 一般人吃不消
蔡女士說,這次回來,老家人特別熱情,好像家家都有喜事要辦,有侄子結婚、堂親喬遷、遠親小孩過16歲成人禮......一個春節下來,她被請怕了,也吃怕了。
「鮑魚、魚翅、洋酒......宴席一擺就是好幾十桌,請客的菜也都很貴,洋酒、白酒隨便喝,太奢侈了。」蔡女士說到這裡一直搖頭。
更讓蔡女士無法接受的是請客隨禮。她說,以前親戚朋友有喜事,都是給個紅包意思一下,大家開心就好。可是現在更看重紅包的份量:少則幾千,大則幾萬,一般人根本吃不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