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人民銀行網站昨日公布,為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制定了《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大額存單採用標準期限的產品形式。個人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30萬元(人民幣,下同),機構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
《辦法》公布,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固定利率存單採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大額存單自認購之日起計息,付息方式分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和定期付息、到期還本。發行人應當於每期大額存單發行前在發行條款中明確是否允許轉讓、提前支取和贖回,以及相應的計息規則等。
內銀經營壓力料加大
今年3月12日,人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宣布:今年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是大概率事件。5月10日,人行將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5月18日,發改委發布《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稱要「適時推出面向機構及個人發行的大額存單」。當時內地媒體已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人行將針對部分銀行開放政策試點,個人門檻為30萬元,企業門檻為1,000萬元。
分析認為,在利率市場化和連續降息的雙重作用下,內地商業銀行今年的經營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據統計,2014年11月降息至今,內地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已經累計下調90個點子,存款基準利率累計下調75個點子。多家券商分析師預測,2015年內地上市銀行的淨息差將下降約3-5個點子,淨利潤將受到5%左右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