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稿:A股牽動港股 有效監管更重要


放大圖片

自「滬港通」開通後,兩地股市的聯動性明顯加強,齊升齊跌。如昨日的A股先是急插逾5%,收市竟倒升0.76%,再創逾7年新高,恒指一度升197點,然後急跌563點,收市僅跌105點,高低波幅高達760點,走勢表現與A股如出一轍。加上近日細價股炒風熾熱,部分股份狂升暴跌,有投資者擔心港股會「A股化」,如指數走勢會跟着A股走、波幅像A股般大、投機氣氛會如內地般強烈。

市場人士對港股會否步向「A股化」有不同的看法。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認為,港股是有「A股化」的跡象,但他認為A股化並沒不好,因為內地股市市值排名全球第二,成交額更是獨佔鰲頭,其他外國市場的基金,終有一天也會投資A股,以此邏輯,全球市場也會A股化。他認為,只要上市公司能迅速地披露足夠資訊,而將股份炒上的資金,是實質的資金,不是虛假的交易,那即使港股A股化,影響也並不大。

業界促加快推漲跌停板機制

大華繼顯董事梁偉源呼籲,鑑於滬港通後港股波幅有所增加,加上近期部分細價股狂升暴跌,尤其出現「恩達4分鐘紅底股」事件,港交所(0388)應加快落實推出漲跌停板機制,讓投資者有時間冷靜,而細價股應包含在內。

本港的監管機構,則近一面倒的認為港股不會「A股化」,如財庫局局長陳家強,他在近期就多次強調,不認為港股會「A股化」,因香港市場機制是公開及國際化,機制結構、投資者的組成及交易方法與內地市場都有所不同,港股的升勢只反映資金對前景的看法。證監會主席唐家成亦認為,不用擔心港股「A股化」,股份價格有高有低,只要投資者是合法交易及條例公平,市場運作順暢和機制穩定,就沒有問題。

港股已起新變化 需重新認識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亦表示,標籤一個市場「A股化」或「港股化」,根本沒意義,資金亦無分「冷」、「熱」,作為交易所,只希望掃除一切交易的障礙,讓資金可以流向投資者的目的地。他指出,港股的「新常態」包括了質量、內容及不同參與者,認為股市有新的化學變化,市場需要重新認識股市及對股市重新估值。

事實上,為加強港股過分地狂升暴跌,港交所年初就提出了引入市場波動調節機制,有關機制將覆蓋81隻恒指及國指成份股,被外界視為類似「漲跌停板」機制,在持續交易時段內,股價會限制在5分鐘前最後一次交易價的上下限10%,衍生產品價格限制幅度為5%,超越價格範圍的話,會觸發5分鐘冷靜期。冷靜期內仍可繼續交易,波幅限制為10%,5分鐘冷靜期後回復正常。

此外,有關機制也會覆蓋即月及下月指數期貨合約及小型期貨合約,但不會包括窩輪及牛熊證。午市結束前最後15分鐘不會有調節機制,以給予市場空間作風險管理。每個交易日最多可觸發四次「冷靜期」,即早市及午市最多觸發各兩次。一般相信,引入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後,港股非理性的狂升暴跌會有所緩和。 ■記者 周紹基

相關新聞
港股閃崩 奇跡V彈 (2015-06-05) (圖)
昨日逆市造好板塊 (2015-06-05) (圖)
A股演過山車 創業板震幅8% (2015-06-05) (圖)
特稿:A股牽動港股 有效監管更重要 (2015-06-05) (圖)
「債王」:沽空深股遇「一生難求」機會 (2015-06-05) (圖)
滬港通埋身戰系列:鄧聲興:加薪兩成招人才 君陽擴軍食大茶飯 (2015-06-01) (圖)
中資求購 港券商矜貴 (2015-06-01)
認住三個「細」 精揀當炒股 (2015-06-01)
投資心態:止蝕重要 止賺也重要 (2015-06-01)
樓市五窮月由頭升到尾 (2015-05-31) (圖)
峻瀅II「甩單貨」提價3% (2015-05-31) (圖)
6月料推5新盤涉千八伙 (2015-05-31)
6月潛在新盤供應 (2015-05-31) (圖)
港股5窮月應驗 或穿27000關 (2015-05-31) (圖)
狂牛跣腳 滬深港小股災 (2015-05-29) (圖)
昨天A股大跌原因 (2015-05-29)
後市分析:「六絕月」料大波動 短期二萬七危 (2015-05-29) (圖)
盈富離奇倒升 又關長地上市事? (2015-05-29)
昨日跌幅顯著板塊 (2015-05-29) (圖)
A股連失三關 天量暴跌逾6% (2015-05-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