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通識科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時,同學無論在選題、資料搜集以至對探究的分析,往往感到困難。本文嘗試探討一些方法,可以減輕同學對上述各方面的疑慮,令獨立專題探究和日常課堂學習更能有效地結合起來。
在選取議題上,可以編排一些時事議題給同學選取,讓同學按他們的興趣來選擇成為他們的探究主題。為什麼會採用時事議題呢?通識科是透過議題來學習的。但若同學對議題不感興趣,他們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不一定要時事議題。用時事議題來做探究主題的另一個好處是,同學透過探究獨立專題的機會,把課堂所學,透過探究時的資料搜集過程,進化成體驗式學習,可以更立體地了解議題。
在資料搜集時,若有一定數量(如10多個)的同學的話,過程會較容易。學校可安排專題講座,就某一議題,邀請有關嘉賓到校講述。以環保為例,龍尾灘設人工沙灘一事,邀請一些環保團體代表進行講座,一方面把議題中的持份者帶到同學的眼前,讓同學有機會親身聆聽持份者的意見,甚至與持份者對話。
不過也可能出現一些疑慮,例如多位學生以同一議題做題目,會否容易引起抄襲情況呢?其實如果在規劃上多給指引,可以避免上述情況。以最低工資的議題為例,整個議題可以劃分為持分者分析、成效評估、就不同職業作專題個案研究等等;而且在搜集資料時,同學也會採用不同的途徑,有的會以問卷、有的則以個案訪談為重、有的以文本分析為主體再配合其他資料搜集方法,更有的可以用其他現存研究報告作為藍本,然後再用自己收集所得的資料,與研究報告作印證,比較異同之處。總言而之,探究的方向和方法是多樣化的,不同的方向帶出不同方法,可以減少互相抄襲機會。
總而言之,獨立專題探究是需要配合課堂所學,利用此機會增強對某些議題的認識,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以至對議題的各項分析,甚至是提供訓練高階思維的機會。■盧世威老師 勞工子弟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