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激進反對派去年「佔中」時用鐵馬撞毁立法會玻璃大門。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齊正之)政改方案在立法會表決前夕,多家媒體連日揭露添美道帳篷區暗設「武器庫」,大量玻璃樽、利刀、鋼板、鐵槌、木條等工具足以對公眾構成致命威脅。曾多次揭發反對派內幕的網民「民主真兄弟」,近日引述反對派中人爆料,披露反對派早在今年3月就開始部署政改表決期間發動「十萬圍城」行動,指如果政改方案獲通過,反對派將與激進「本土」勢力合作,發動「二次佔領」,暴力程度更甚去年「佔中」,而添美道的帳篷營地將成為指揮基地及接應站。同時,反對派將組織由200人組成的「勇武隊」,他們會佩戴頭盔、眼罩及盾牌,隨時包圍、衝擊甚至「佔領立法會」。
文章透露,早在3月13日,由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召集的反對派「飯盒會」上,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就提出,反對派應大搞一次反對「袋住先」方案的群眾運動,展示反對「袋住先」的民意。有關建議得到梁家傑、李卓人、黃碧雲、范國威、何秀蘭當場支持,李卓人更毛遂自薦稱可考慮擔當行動的總指揮。
3月赴台勾連定「十萬圍城」
在3月14日,何俊仁、鄭宇碩、陶君行、曾健超、梁國雄、陳樹暉、楊政賢等反對派頭目赴台出席「台港社運交流研討會」,會議商定在政改方案表決當日發起「十萬圍城」行動,向特區政府、中央和「溫和反對派」施壓,強制綑綁否決政改方案。一旦政改方案獲得通過,則將行動即時演變成為「二次佔領」。
會議還商定,行動由「民陣」打頭陣,陳倩瑩、楊政賢、陳樹暉等人負責具體運作,梁家傑、李卓人、何俊仁等在暗中策劃支持,梁家傑要利用「飯盒會」召集人的身份,協調反對派議員立場,形成裡應外合之勢。至4月下旬,陳倩瑩、楊政賢、陳樹暉分別與「佔領」行動所屬組織主要成員會面,商討具體方案,並開始籌組「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聯合反對派20餘個團體發起「二次佔領」。5月6日,「民陣」召集人陳倩瑩在出席電台節目時宣稱,「民陣」將發動10萬人包圍立法會。
「民主真兄弟」稱,按計劃,反對派將發起3波抗爭行動。第一波是5月27日至6月13日,主要依托「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發起「修改基本法」的輿論攻勢,包括6月7日的「真落區」活動;第二波是6月14日下午發起遊行至立法會,並在立法會、政總及添美公園聚集,為反對派議員否決政改營造氣氛;第三波是6月15日起在立法會外組織滾動式集會。其中,下周一及周二的集會時間為晚上7時至10時。
欲強闖議會逼擱置表決
由於特區政府下周三將向立法會提交政改方案,「民主真兄弟」披露,如果表決最後階段出現法案可能通過的局面,反對派將發動支持者和學生衝進會場,癱瘓投票現場,使投票無限期擱置。對此,「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已組成11人的決策小組,處理中間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公民黨、「人民力量」已在添美道搭建了150個帳篷,作為集會期間的指揮基地與接應站,並組織了約200人的糾察隊,糾察隊同時擔負衝擊警方防線的「敢死隊」任務。
製造衝突誘「本土派」衝擊
文章說,在「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5月15日的會議上,以李卓人為代表的激進派與劉慧卿的溫和派發生激烈爭執。李卓人、何秀蘭、黎智英提出,此次包圍立法會行動必須改變過去「不鼓勵激烈衝撞」的原則,要創造機會製造激烈火爆場面,誘使激進「本土派」勢力加入並衝在前線。同時,還要將原來準備用於「辭職公投」的資金購買物資,支援激進「本土派」勢力。
然而,此建議遭到劉慧卿等民主黨成員的激烈反對,認為衝擊行動違反初衷會導致大量民意流失,不利於年底的區議會和明年的立法會選戰。最終,激進一方在「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的支持下取得壓倒性優勢,會議決定由李卓人負責與「本土團體」聯繫,配合發起「二次佔領」。
李卓人邀「港獨」參與包圍
5月底,李卓人代表「民陣」與「港獨」組織頭目黃毓民、黃洋達進行秘密協調,邀請他們一同參與包圍行動。李表示,屆時「民陣」僅會提供抗爭平台,不會主動發起衝擊或「佔領」行動,「有關團體」的暴力衝擊責任自負,但「民陣」會為衝擊和「佔領者」提供必要支援,包括提前在帳篷區建立「武器庫」。由於意見分歧,劉慧卿、張國柱、馮檢基、梁繼昌等人表示,今後只參與包圍行動,不參與決策,也不參與暴力衝擊。
對於上述講法,「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成員楊政賢昨日否認會發動衝擊,稱每次反對派開會都只是集中討論立法會外滾動式集會的事,亦沒有製作任何頭盔、眼罩、盾牌等裝備。而李卓人則強調反對派一直與「本土派」「無嘢傾」,聲言反對派堅持「和平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