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興華正在宣講港人如何在內地創業。 本報記者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田一涵、張聰 綜合報道)天使匯深圳首席代表葉興華,日前坐在辦公室聽着一個希望在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滔滔不絕地說着自己的創業思路,但內心並不認可,他看了一下手錶,委婉地說,下次再談,結束了這次談話。內地「萬眾創業,大眾創新」已然成為一種潮流,但是葉興華知道,香港青年要在內地創業,並不那麼簡單,事業運作起來,並非一蹴而就。 「內地有內地的規則!」葉興華在心中感歎。「在內地做事情,事先的溝通非常關鍵,這個年輕人的普通話並不流利,而且看來不懂得在內地找客戶談事情時,如何充分凸顯自己的國際視野,如果想到內地創業,要做的準備工作還太多。」
送走了這個青年人,葉興華看了一下桌上的日程,寫着「今日電話李先生」幾個字。他想起來今日要與李先生敲定一個上門化妝的投資項目,在葉興華看來,這個項目的可操作性很強。他拿起電話,撥通了號碼,幾分鐘後,便放下了電話。原來那個項目策劃人,因為覺得此項目收益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已經放棄,改做保險了。「手裡的好項目太少啦!」葉興華感歎着。他是不缺投資人的,可靠的項目太少,每次他看到有潛力的項目,都像狙擊手看到獵物,眼前一亮。這個項目的擱淺,令他有些沮喪。
創業不可懷僥倖心理
下午公司安排了葉興華為香港創業者講解內地創業注意事項,他看了看手錶,走到辦公室衛生間的水池旁洗了洗臉,匆匆地走上樓,來到了講座地點。房間裡靜候着十幾位創業的青年,前面擺放着一塊黑板。「我叫葉興華,香港人,大學就讀於內地暨南大學,所以對內地的情況相對了解......」。做完了自我介紹之後,葉興華在黑板上寫下了幾行字:創業首選深圳;自己要有實力;善於利用已有國際視野。「我建議,如果大家想去內地創業首選深圳,因為離香港不遠,可進可退。而且要真的有實力,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因為雖然內地政策好,但港人無論從人脈上,還是對政策的熟悉程度上,都拚不過內地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