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保良局主席朱李月華(左二)及香港建造商會會長陳修杰(右二)前日簽署合作協議,落實兩間機構合辦國際小學事宜。 大會供圖
收回蒙特梭利小學校舍 最快2017年9月開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隨着蒙特梭利國際學校的天后校舍租約於明年到期,校舍業主香港建造商會將收回地皮,前日更與保良局簽署合作協議,昨日宣布將於上址開辦「保良局香港建造商會國際學校」(HKCA Po Leung Kuk International School),商會將會是學校的辦學團體,保良局則負責管理學校。兩間機構將正式向教育局申請學校註冊,最快於2017年9月開課,並考慮取錄不少於70%非本地學童。有學界人士認為,保良局於教育方面有其「品牌」,再加上本港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相信有一定吸引力。
本地國際學校學額長期不足,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曾於前年表示,預計2016/17學年將欠4,203個小學學額。不過,當局近年曾作出兩輪批地,包括於前年向3個辦學團體批出3個校舍,合共提供約1,700個學額,其中1,150個小學學額和210個中學學額可於2016/17學年或之前收生。
上月,教育局又宣布將兩所空置校舍及3幅全新土地批予5個辦學團體,並將分別在2016/17學年和2018/19學年開始辦學,合共提供3,490個小學學額和780個為中學學額。
簽合作協議 提供優質教育
是次加入發展國際學校的保良局與香港建造商會,前日簽署合作協議,落實以商會位於香港天后廟道62號的校舍開辦「保良局香港建造商會國際學校」。簽署合作協議儀式由保良局主席朱李月華及香港建造商會會長陳修杰代表主持。他們均表示,這次合作成就了兩所機構屬下的首間國際學校(小學),雙方均樂見機構的教育發展邁進新里程。
保良局和香港建造商會均表示,未來會一如以往為培育學生而提供優質學習環境,並配合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庭繼續提供多元化課程。
共組校董會管理 辦小學IB課程
在學校的具體運作方面,保良局及商會將共同組成校董會管理,由商會任學校的辦學團體,保良局管理學校。雙方將正式向教育局申請學校註冊,期望最快於2017年9月開課,開辦小學各級程度的「國際文憑課程」(IB課程)。至於收生要求、學額及學費等方面,則有待詳細研究。
與此同時,現時租用天后校舍辦學的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將最遲於明年7月31日遷出,受影響的學生或會併入赤柱校舍(見另稿)。現時該校提供350個小學學額。
莫家豪︰有一定吸引力
對於上述合作,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莫家豪認為有一定吸引力,「保良局在教育方面有其『品牌』,其位於九龍的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已提供國際課程,收生情況不俗;加上現時香港的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社會有需求。該校又計劃錄取七成非本地生,對家長而言也是不俗的組合。」不過,他強調,學校最終是否受歡迎,取決於其課程和辦學理念,現時很難評定有關學校的優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