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老通訊員憶抗戰:憾未陣前殺敵


放大圖片

■回憶起抗戰情景,王安順老人興奮不已,手舞足蹈。 記者張帆 攝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大地上活躍着一支由朝鮮籍人士組成的義勇軍。當時年僅16歲的王安順老人擔任這支朝鮮義勇軍部隊的通訊員。如今已87歲高齡的老人,憶當年仍是滿腔熱血。日前在老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的家中,回憶當年抗日的歲月,老人說:「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在大戰場上和小日本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 ■記者 張帆 河北報道

朝鮮義勇軍於1943年春天進駐王安順的家鄉涉縣南莊村後,與八路軍共同抗日,並在村裡開辦了一所軍政學校,專門培訓軍政幹部。16歲的王安順和20歲的哥哥王長順以及村裡的青年響應政府號召,參了軍。他給一個叫武亭的朝鮮籍首長當通訊員。

王安順的工作就是往來距離南莊村8里地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所在地赤岸村送信。挎着手槍,跟着首長工作的王安順無疑是村中一同參軍的夥伴們羨慕的對象。王安順的女兒說,但是父親卻羨慕戰友們可以在前線作戰。老人說:「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在大戰場上和小日本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

運送食鹽腿部受傷

他挽起褲管,指着自己的一處傷疤說:「有一次,我和其他五名戰士負責從敵佔區沙河運送食鹽,途中遭遇七個鬼子,我腿上的傷疤就是那時被彈片擊中留下的,傷養了一年才好。」

中朝軍民相處和睦

當時在南莊村的朝鮮義勇軍大概有三百多人,「他們中國話說得很好,而且非常有禮貌。」王安順還記得,有時候他們找鄉親們借農具,都是滿口大爺、大娘地叫。朝鮮義勇軍製作的醃菜給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他們做好的也會分給鄉親們吃,很好吃。

三年後,朝鮮義勇軍離開太行山,王安順被安排在邯鄲磁縣的華北第二手榴彈廠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王安順回家務農。如今老人已是四世同堂,他說,這輩子,很知足。

相關新聞
老通訊員憶抗戰:憾未陣前殺敵 (2015-06-25) (圖)
豫童口述日記母記錄 留成長回憶 (2015-06-25) (圖)
浙漢無錢求醫 自割口腔腫瘤 (2015-06-25) (圖)
廈門試管嬰激增 日誕12名 (2015-06-25) (圖)
成都獲捐「飛虎隊」家書 (2015-06-25) (圖)
手工變形金剛 (2015-06-25) (圖)
無臂男腳答高考卷獲高分 盼讀名校 (2015-06-24) (圖)
湘開顱手術新法 中途喚醒患者背詩 (2015-06-24) (圖)
陝博物館獲捐于右任書法磚 (2015-06-24) (圖)
承德避暑山莊年內修繕15古建 (2015-06-24) (圖)
渝徐悲鴻舊居將建陳列館 (2015-06-24) (圖)
朝聖龍母 (2015-06-24) (圖)
今年全球首對 大熊貓雙胞胎成都降生 (2015-06-23) (圖)
福州老字號「百餅園」傳承中求創新 (2015-06-23) (圖)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變形」趨穩定  (2015-06-23) (圖)
江西男收藏婚書逾2600份 (2015-06-23)
重慶農家現「魚泉」 引近千遊客圍觀 (2015-06-23) (圖)
萬畝油葵喜盛開 (2015-06-23) (圖)
曾大敗法軍 清將劉永福墓被盜 (2015-06-22) (圖)
患癌女與在囚父時隔八年醫院重聚 (2015-06-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