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白富帥」網民跨國談情騙財


放大圖片

■曾俊傑(右)表示,騙徒多數訛稱自己為白種人和專業人士,並在東南亞一帶工作。郭兆東 攝

退休離婚婦被呃10個月 匯款32次失909萬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網上談情,小心綿綿情話的背後隨時暗藏騙財大陰謀!警方自2013年至今年首季共接獲61宗「愛情騙案」,騙徒訛稱白種人並配以流利英語,口蜜腹劍多次苛財,事主不虞有詐多次匯錢至海外戶口,有事主被騙10個月,匯款32次合共909萬港元。警方表示,有關案件相信涉海外集團,至今未有騙徒主腦被捕,提醒市民遇上網友「伸手要錢」需核實對方真偽,愛得理智。

近年網上交友平台及個人專頁大行其道,事無大小不論生活細節,還是私人愛好均喜在網上公諸於世,惟隨時引狼入室。警方發現近年有多名事主在網上「巧遇」騙徒,被對方多次以甜言蜜語誘騙金錢,其中2013年、2014年及今年首3個月,分別接獲23宗、29宗及9宗同類型網上騙案,涉款港元1,042萬元、3,030萬元及345萬元。其中單一案件最多被騙去909萬元,涉案事主為一名年近退休離婚婦,去年被騙徒呃足10個月,其間向騙徒匯款多達32次。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曾俊傑日前表示,騙徒多數訛稱自己為白種人,不但是專業人士如工程師或項目經理,更會在東南亞一帶工作,聲稱感寂寞上網交友從而結識事主。

起底投所好 偶通電「釣大魚」

事主本着「識個朋友無壞」的心態在網上開始交談,其後發現對方與自己口味相近,說話投機愈傾愈埋,再轉戰流動通訊程式日傾夜講,殊不知騙徒的個人資料只屬虛構,更早已在網上收集事主資訊,再投其所好博取好感,其後甚至偶爾通電以降低事主戒心,令事主相信對方「真有其人」。

騙徒靠甜言蜜語與事主建立起虛構情侶關係後,不會急於求財,先以曖昧對話鞏固關係,有的聲稱會與事主結婚,又有的會指老家有屋又有田,待事主滿腦子都是「美好未來」的憧憬時,騙徒就以「擠牙膏」方式,嘗試以不同藉口向事主索取金錢,並要求匯至指定海外戶口。警方指出,騙徒藉口雖多,但主要離不開生意上急需金錢周轉、送禮時貨物涉違法被機場海關扣押需金錢清關、身處外地被當地執法機構扣押急需金錢疏通等。

英語「無死角」 涉海外警難擒

受騙的61名事主涉及55女6男,年齡介乎31歲至40歲及41歲至50歲組群的各有21人,年紀最大60歲,最小為23歲,職業以白領及專業人士為主,由於騙徒操得一口流利英語,連溝通的英文文法亦無懈可擊,令事主不虞有詐。

騙徒得一想二愈貪愈大,若非事主事後清醒過來,騙案難被揭穿。警方接獲的其中6宗案件中,騙徒將涉款存入本港戶口,警方才得以追查,並以洗黑錢之名拘捕6名戶口持有港人,但其餘案件相信涉海外集團,至今未有騙徒被捕。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林景昇指出,警方已在該6宗案件中與海外執法機構收集情報,不排除稍後有聯合行動,提醒市民網上交友要小心,切忌輕易將個人資料不設私隱公諸於世,遇上網友「伸手要錢」應向有關機構核實,雖說「愛情是盲目的」,但亦要「愛得理智」。

相關新聞
張曉明:肯定政改成果 致力經濟民生 (圖)
議員獲邀觀禮大閱兵 (圖)
譚耀宗:建制議員合作無損
特稿:葉太勉同事:關關難過關關過 (圖)
各界:政改雖否決 「一國兩制」更清晰
七一慶典料吸30萬人同歡 (圖)
回歸18周年慶祝活動
特首今晤自由黨洽商經濟民生 (圖)
禮賓府感謝外商來港投資
鄉議局挺港府抓經濟顧民生 (圖)
李鋈麟責反對派扼殺普選 (圖)
勸反對者學懂與中央溝通合作
荔園滿FUN 歲月留情 (圖)
荔園玩樂手冊
驟雨淪「澤國」 鋪氈增員解困
海園搞LINE夏水派對 史上最大 (圖)
2015夏水禮「凸」色
中五女生「光復屯門」阻差守行為 (圖)
童年遭父打住聯院 「假醫」重遇當年護士
酒店房整容 3內地人涉無牌行醫被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