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俊傑(右)表示,騙徒多數訛稱自己為白種人和專業人士,並在東南亞一帶工作。郭兆東 攝
退休離婚婦被呃10個月 匯款32次失909萬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網上談情,小心綿綿情話的背後隨時暗藏騙財大陰謀!警方自2013年至今年首季共接獲61宗「愛情騙案」,騙徒訛稱白種人並配以流利英語,口蜜腹劍多次苛財,事主不虞有詐多次匯錢至海外戶口,有事主被騙10個月,匯款32次合共909萬港元。警方表示,有關案件相信涉海外集團,至今未有騙徒主腦被捕,提醒市民遇上網友「伸手要錢」需核實對方真偽,愛得理智。
近年網上交友平台及個人專頁大行其道,事無大小不論生活細節,還是私人愛好均喜在網上公諸於世,惟隨時引狼入室。警方發現近年有多名事主在網上「巧遇」騙徒,被對方多次以甜言蜜語誘騙金錢,其中2013年、2014年及今年首3個月,分別接獲23宗、29宗及9宗同類型網上騙案,涉款港元1,042萬元、3,030萬元及345萬元。其中單一案件最多被騙去909萬元,涉案事主為一名年近退休離婚婦,去年被騙徒呃足10個月,其間向騙徒匯款多達32次。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曾俊傑日前表示,騙徒多數訛稱自己為白種人,不但是專業人士如工程師或項目經理,更會在東南亞一帶工作,聲稱感寂寞上網交友從而結識事主。
起底投所好 偶通電「釣大魚」
事主本着「識個朋友無壞」的心態在網上開始交談,其後發現對方與自己口味相近,說話投機愈傾愈埋,再轉戰流動通訊程式日傾夜講,殊不知騙徒的個人資料只屬虛構,更早已在網上收集事主資訊,再投其所好博取好感,其後甚至偶爾通電以降低事主戒心,令事主相信對方「真有其人」。
騙徒靠甜言蜜語與事主建立起虛構情侶關係後,不會急於求財,先以曖昧對話鞏固關係,有的聲稱會與事主結婚,又有的會指老家有屋又有田,待事主滿腦子都是「美好未來」的憧憬時,騙徒就以「擠牙膏」方式,嘗試以不同藉口向事主索取金錢,並要求匯至指定海外戶口。警方指出,騙徒藉口雖多,但主要離不開生意上急需金錢周轉、送禮時貨物涉違法被機場海關扣押需金錢清關、身處外地被當地執法機構扣押急需金錢疏通等。
英語「無死角」 涉海外警難擒
受騙的61名事主涉及55女6男,年齡介乎31歲至40歲及41歲至50歲組群的各有21人,年紀最大60歲,最小為23歲,職業以白領及專業人士為主,由於騙徒操得一口流利英語,連溝通的英文文法亦無懈可擊,令事主不虞有詐。
騙徒得一想二愈貪愈大,若非事主事後清醒過來,騙案難被揭穿。警方接獲的其中6宗案件中,騙徒將涉款存入本港戶口,警方才得以追查,並以洗黑錢之名拘捕6名戶口持有港人,但其餘案件相信涉海外集團,至今未有騙徒被捕。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林景昇指出,警方已在該6宗案件中與海外執法機構收集情報,不排除稍後有聯合行動,提醒市民網上交友要小心,切忌輕易將個人資料不設私隱公諸於世,遇上網友「伸手要錢」應向有關機構核實,雖說「愛情是盲目的」,但亦要「愛得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