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盧祝君(右一)提醒青年出發前確立清晰目標,才不致半途而廢。鄒詠詩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鄒詠詩)「工作假期計劃」實行逾10年,愈來愈多青年及國家參與計劃。遵理潮指數最近以問卷訪問2,575名中四至中五學生,發現逾70%受訪青年有意參加「工作假期」,其中英國為青年首選,其次為澳洲。青年最擔心的問題為人身安全;其次為無法適應外國生活、言語不通及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曾參與愛爾蘭工作假期計劃的盧祝君表示,基本問題不大,但抵埗後兩個月仍找不到工作,感到有壓力。她以過來人身份呼籲青年到外國前確立清晰目標,才不致半途而廢。
遵理潮指數研究顯示,約77%青年有意參加「工作假期」,其中最多人選擇的國家為英國(25%);其次為澳洲(23%)。研究亦發現,58%受訪者表示,對自身安全感到擔心;57%受訪者擔心不適應外國生活及言語不通;55%受訪者認同或為家庭經濟帶來沉重負擔。
過來人倡目標清晰免半途而廢
盧祝君以過來人身份分享時說:「去到邊都會有意外發生」,平時要多留意身邊事物「見招拆招」。她指自己雖然是女性,亦不覺得人身安全受威脅。盧祝君又指,身邊曾有朋友到外國一個月就放棄,建議青年到外國工作前確立清晰目標,才不會因迷失沮喪而半途而廢。
沈旭暉建議當商業計劃書做
不少人擔心回港後會被僱主認為不可靠而難找工作,中大社科院副教授沈旭暉認為,青年出發前需要有一套可量化目標,「當是商業計劃書(business plan)做,向僱主示範管理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假期」包裝成有目標、增加國際視野、有助將來工作的事情,才可說服僱主,增加獲聘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