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終不悔九死落塵埃」,我們相信特首及政府要員都有救萬民於倒懸的菩薩心腸,然而,所有計劃都需要化為行動,而且必須要讓七百萬人在短期內看到希望,這就不能再有所猶豫,因此,改變香港的亂象,重建香港的繁榮是刻不容緩的事,這需要無比的勇氣和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誰來主宰」,政改方案被否決之後,該是澄清玉宇,重整江山的時候了!
毫無疑問,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治港正道,只是心懷叵測的反對派絕不會善罷甘休。以香港目前的環境而言,政治和民生是分不開的,政府有心擺脫政治羈絆,但只要反對派的勢力仍在,專注發展民生談何容易,所以,特區政府和有關人等決不能心存僥倖,以為反對派能體諒蒼生,衷誠合作。我們必須準備軟硬兩手,在發展民生的過程中給糾纏不休的反對派施以無情的打擊。
公道自在人心,不但大多數香港人支持政改方案通過,就連一向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國家也不贊成他們的所為,但反對派議員仍要倒打一耙,向中央潑髒水,說政改方案被否決,原因是中央以「一國」壓「兩制」。這完全是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因為在「一國兩制」之下,中央對香港普選擁有主導和最終決定權,香港必須嚴格按照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定辦事,這是不可偏離的憲制基礎。然而,香港反對派為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屢屢向中央政府挑戰呢?原因是他們掌握了話語權,以為可以挾民意以令中央,若不能改變香港話語權長期操控在反對派手上的現實,取得香港民意的支持,任何好事都會變成壞事。所以,發展民生固然重要,但愛國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若重於發展經濟而忽略了改變人心,那無異是捨本逐末之談。
繼續政爭只會令香港更傷
作為香港特區的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的努力和苦心是有目共睹的。他強調搞好香港經濟,改善民生,可以取得香港人的支持。可惜,香港反對派並非忠誠的反對派。他們是為變天而反對,為奪權而反對,而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努力都只會事倍功半,別說改善民生無望,就是千辛萬苦達到了目標,反對派也會將黑說成白,將是轉為非,香港社會只會由亂變成更亂。對着一群跡近瘋狂的人講道理,只會助長他們的氣焰,從事實所見,無論政改三人組如何苦口婆心,中央政府如何以禮相待,這些人卻從未領情,他們不但扭曲基本法,就連全國人大的決定,中央政府行使主權的地位也不放在眼內,更甚者勾結外部反華勢力,提出香港獨立的叛逆主張,事到如今,已忍無可忍,再忍下去,不但難對希望能安居樂業的香港人交代,更有可能令香港的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有意迴避政治紛爭,所以二十三條立法一拖再拖。愛國教育則連提也不敢提,可惜,反對派將特區政府的忍讓視為懦弱,在各種問題上變本加厲,得寸進尺,維護國家安全的二十三條立法被污衊為剝奪香港人自由的惡法,引致「港獨」勢力抬頭;愛國教育無疾而終,至新一代年輕人迷失了方向,失去對國家民族的認同,這絕非小事,而是關係到國家安全,香港的前途和整整一代人的大事,特區政府必須重整旗鼓,擔起重責。
聚焦經濟民生 急民之所急
在反對派的壓力之下,特區政府寸步難行,今日香港民生經濟,可說是已淪落至生死存亡的臨界點了。競爭力一退再退,已落後於多個中國城市;貧富懸殊一再拉開,堅尼系數超過0.5;香港人的居住環境之差,縱非世界之最也所差無多了。此外,香港除了公務員之外,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退休保障,就算是中產階級,終生所得就是連棲身之所也買不起,更遑論可以積穀防饑,安享晚年,這些人退休之後,3000餘元的綜援保障,僅能餬口,其晚景將是無限淒涼。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而是絕大部分人將面對的窘境,由此可見,居住問題及全民退保,是特區政府無法迴避的兩大問題,若這兩大問題不能解決,改善民生也就無從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