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食衛局嚴打劣質油 擬出入口均須檢測


新聞撮要

早前台灣坑渠油輸港事件,引起市民對本港廢食油規管的關注。食物及衛生局7日聯同環境局宣布,就立法規管食用油脂和回收「廢置食用油」諮詢公眾,為期3個月。諮詢文件建議本地生產或進出口的食用油脂,都不得使用廢置食用油和劣質油脂為生產原料。■節自《立法規管食油 限廢食油回收》,香港《文匯報》,2015-7-8

持份者觀點

1.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坊間所指的「地溝油」、「黑心油」和「劣質油」只是籠統的稱謂,難有科學定義,國際上也無統一檢測標準,監管當局只可檢測食用油中的有害物質作為參考,判斷有關產品是否適合食用。

2. 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漢明:廢油對食肆來說已是廢物,但因有市場價值,有人回收。規管可令廢油得到適當處理,相信對食肆影響輕微。

3. 廢食油回收商:小型食肆回收廢油,成本較高,而這些食肆亦未必願意將廢油交予回收商,當局要加強教育。

4.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檢測食油每次費用大約要3,500元,若檢測數量多,分攤後每支食油的成本不會增加很多,但如餐廳不能負擔增加了的成本,最終都要轉嫁給消費者。

5. 一間大酒樓:酒樓將來還要確保不能將已用的油賣給無牌回收商,惟有時很難確保,冀政府不要即時處罰或除牌,而是有一個警告機制。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當局建議推行的「控油」措施。

2. 承上題,你認為這些措施有效嗎?■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脫與不脫 希臘大亂 (2015-07-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龍舟嘉年華吸客 港旅業須更進取 (2015-07-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小六生「喪補」 無聲抗議家長 (2015-07-13)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習普會推新絲路互補 (2015-07-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煤氣下月起加價3.5% 議員:宜引監管機制 (2015-07-13)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食衛局嚴打劣質油 擬出入口均須檢測 (2015-07-13)
通識把脈:針對成因提建議 短中長期評成效 (2015-07-13)
生物滅絕:生物臨「大滅絕」 人類竟是真兇? (2015-07-13) (圖)
概念圖:生物大滅絕 (2015-07-13) (圖)
電動綠化:電動車環保減碳 配套成本是難關 (2015-07-10) (圖)
現代中國+全球化:歐衰亞強華崛起 全球權力勢東移 (2015-07-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塑膠佔海 全民「育養海岸」 (2015-07-06)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時光倒流 荔園重生 (2015-07-0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發達國削基研經費 或損發展前景 (2015-07-06)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李克強訪法推「三方合作」 (2015-07-0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95%煙民懶理煙包警告語放大 (2015-07-06)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長者安居協會夥撒瑪利亞會 助解耄耋鬱結 (2015-07-06)
通識把脈:勤讀社評學評論 泛閱報養多元觀點 (2015-07-06)
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 澳推採煤計劃 大堡礁恐染黑 (2015-07-06) (圖)
概念圖:大堡礁採煤 (2015-07-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