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聯儲局會否在今年第三季內升息,成為投資者的重要關注點。圖為聯儲局主席耶倫。資料圖片
不同於2004年前波升息循環,預期聯儲局將採溫和漸進式的升息步調,加上歐日央行延續寬鬆,有利全球風險性資產延續多頭,第三季建議採取「升生不息」策略,股票布局首選美國、中國、印度等亞洲股票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可透過美國平衡型基金及全球複合型債券基金,前者藉由高股利股票與高收益債的均衡配置,後者則藉由不跟隨大盤、多空皆能配置的彈性策略,兼顧控制下檔風險及分享景氣順風行情的雙重目標。 ■富蘭克林投顧
「升」息受惠:選增長型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指出,美國四至五月份就業人口平均月增25萬人,高於第一季平均19.5萬人的水平,看好美國就業復甦、薪資增長與低油價環境將挹注下半年內需消費表現,有利美國經濟穩健擴張,而美國溫和通脹環境提供美國股市維持18至20倍高市盈率的支撐。因應聯儲局升息的環境,目前配置側重負債比偏低的健康醫療及科技類股,而消費耐用品類股可望受惠於內需消費回暖趨勢,這三大類股2015年盈利增長率預測仍可維持11至13%的水平,將成為引領美股續創新高的領頭羊。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表示,科技產業看好行動及雲端運算相關投資題材,而隨着行動智慧裝置蓬勃發展,帶動網路消費行為轉變,電子商務族群料將受惠,在健康醫療產業方面,看好兼具創新及增長特性的生技領域,生技公司積極開發新藥,市場中仍存在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隱含龐大的潛在商機,基因測序技術、學名藥及醫療科技領域也深具投資價值。
「生」意盎然:網羅改革紅利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傘型基金之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認為,中國政府刻意將股市從瘋牛引導成慢牛,藉由主動式選股創造的超額報酬機會將凌駕指數空間,重視具有實質獲利及產業領導地位的公司,四月底佈局側重「中國製造2025」(持股29%,涵蓋機械設備、新能源車等)、「一帶一路」(持股25%,涵蓋軍工、核電等)與「互聯網+」(持股17%,計算機、軟體及網路等)三大主軸,積極參與中國經濟轉型及政策扶持下的蓬勃商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亞洲各國正積極進行的重新平衡經濟活動的改革並鼓勵產業多元發展,有利中小型股票表現。例如,韓國創意經濟鼓勵新創產業,將該國資訊與通訊科技的優勢應用至其他經濟領域的項目,印度政策重點傾向刺激投資與企業支出,經濟成長動能回升也將提振印度小型股表現,中國經濟改革將持續影響產業結構變化趨勢,形同將國家資源對中小企業的深度開放。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認為,印度股市下半年表現可望漸入佳境,隨着經濟數據改善、七八月份GST消費稅法案可望於國會通過之利多,加以十至十一月為排燈節之傳統消費旺季,有利催化印度股市旺季行情。莫迪政府漸進式改革開放政策有助吸引外資直接投資,奠定中長線經濟發展與股市多頭,看好金融、科技醫療及資本設備等產業。
「不」設限策略:靈活債匯市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着眼美國公債收益率將反映聯儲局貨幣政策正常化、經濟增長而走升,藉由縮短存續期間,廣納可受惠景氣復甦的新興債及公司債市的策略,積極點更可搭配放空美國公債的操作,期以將公債收益率上揚的壓力轉換成利基,可以較低的波動風險分享全球景氣復甦行情。
高「息」資產:精選美國高息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認為,我們將升息視為短期利率趨向正常化必經的階段,高收益債與經濟復甦以及企業盈利正向連動,利率敏感度較低,而美國股市長線趨勢向上,藉由精選財務體質健全且穩定發放股利的優質企業,涵蓋綜合能源商、整合型公用事業及大型科技或金融股,兼顧高股利及股價漲升的獲利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