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丁氏回形祠堂 融合回漢文化


放大圖片

■晉江陳埭丁氏祠堂呈「回」字形。本報福建傳真

走在晉江市陳埭鎮街頭,隨處可見阿拉伯文、中文雙語標注的建築物。晉江市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丁煒烽告訴記者,小時候村裡的雜貨店門板是用阿拉伯字母來標注的,他好奇地問爺爺,「這些是什麼字,我怎麼看不懂?」爺爺說,「這是阿拉伯文,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字。」

紅色代表血 牌位漆綠色

在廠房林立、街巷縱橫、車水馬龍的陳埭岸兜村,有一處安靜而獨特的建築,它將伊斯蘭風格與傳統閩南風格相融合。這便是陳埭丁氏宗祠,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

漫步在宗祠內,記者真切地感受到回漢文化融合的痕跡。宗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廊院式的建築形式,使宗祠整體佈局呈「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角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正是丁氏回族把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的體現。

記者在祠堂裡還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祠堂裡擺放的先人牌位都漆成綠色。原陳埭回族史館館長丁桐志說,按祖制回族是不能放先人牌位的,那時候受漢文化影響就擺了牌位,但是穆斯林認為漢族傳統用的紅色是血色,有所禁忌,所以就漆成綠色。

相關新聞
絲路探奇系列專題 (圖)
北京牛街篇:牛街回民 (圖)
牛街禮拜寺 蜚聲海內外
阿訇護民建功 慶親王賜匾額 (圖)
話你知:沿絲路來華布教 傳教士長眠異鄉
話你知:回族的喪葬習俗 (圖)
福建泉州篇:晉江新娘 (圖)
安踏特步361度 港交所弄潮
丁氏回形祠堂 融合回漢文化 (圖)
千年清淨寺 迴盪駝鈴聲 (圖)
小資料:海絲起點之一 匹比亞歷山大港 (圖)
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路線示意圖 (圖)
港生北上實習故事:港醫藥生內地 全方位實習 (圖)
實習老師讚港生博學 (圖)
「潮語」風行難適應 (圖)
「民間使者」呂雙輝:樂做兩岸橋 (圖)
經營事業需「三本」 (圖)
中方堅決反對菲搞南海問題仲裁 (圖)
中國抗戰軍民 傷亡3500萬 (圖)
專家評東京審判:嚴肅正義而稍有缺憾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