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哈維和小波這一雙設計師夫婦終於成立展覽室了,黃永玉為其命名,哈維的維,小波的波,「維波樓」,他用湖南話說,就是「微波爐」。展室開幕,他親手畫了一張自畫像,舉着一大把花,為他們慶祝。我也應邀參加,不僅有幸成為展室的第一批觀賞客,更「有幸」見過展室的前身。
廣州天河區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非街非巷,亂停着數輛車,兩家不起眼的茶餐廳粉麵檔,沿着缺磚少瓦坑窪不平的路,有一棟沒有光的小樓,已看不出外表的顏色形狀,窗戶全被鐵欄杆封死了。上到四層,一間沒人租的辦公樓,破門爛窗,又黑又暗又低,堆着垃圾死氣沉沉。四個月後,我再來到這裡,被眼前的美輪美奐震撼到說不出話。寬敞、明亮、優雅、精緻、貴氣,像一個豪富之家,有玄關,有前廳,有休閒處,正廳、偏廳、書房、餐枱、睡房,竟然還有兒童區......小波設計的盆花、雕塑點綴其間,有畫龍點睛之妙。西洋融合中國古典,舒適中蘊藏着文化,橫看成形側成景,遠近高低各不同,處處皆美,讓人流連不捨。
哈維是美國人,原來是博物館專家,在美國辦過四家博物館,他說國家博物館沒有生氣,私人博物館是富翁辦的,為免去後人的巨額遺產稅。他只喜歡鮮活的體現思維智慧的博物館,來到中國,他愛上了中國的古老傢具,和太太小波幾乎走遍中國的城市鄉鎮,見到古老傢具一律收藏,不論多破舊,不論要多少錢。收回來,參考歷史文字記載,照原樣又帶創造性的修舊如新,而不失功能,加上哈維美式藝術生活的設計技巧,創造出奇妙的理想家居,這間展室中呈現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常感覺我做的這一行和設計師有共同之處,平地起高樓,面對一片空白,構思設計琢磨拼貼,拆卸修改不厭其煩,直至成形。在「維波樓」裡,我看到幕啟、延伸、懸念、轉折、高潮、細節,格調,像做文章一樣起承轉合,化醜陋為美色,化腐朽為神奇。
感動之餘不免反思。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用近三十年時光,傾其所有,將他積累了五十年的西方設計美學,用來保留發揚中國之美,為我們打造獨特的美世界。同是藝術,為什麼我們某些人,總是愛暴露自己的醜陋?
「維波樓」就像「微波爐」,用光用熱,用電磁波,以強大的高壓產生連續的波動,熔化冷凍堅冰,讓人們感動震驚思索。絡繹不絕前來觀賞的人們不停照相,希望真能將「維和波」的這番深意,這腔真情,留在心裡,流傳下去,留在青史之中。
|